第八章 來勢洶洶(1 / 2)

一晃三天過去了。

就在遵義的黎漢明在忙著整軍備戰之時,貴陽府的一萬援兵也在綠營兵護軍統領多爾隆的率領下,正經由息烽到了養龍司,離烏江關已不足一日行程。

調集了三府三萬餘綠營兵的勒保,也已氣勢洶洶的到了餘慶司,大有鯨吞遵義之勢。

而由綦江、趕水進入遵義府的重慶府追兵也在且戰且進的追擊下,一路到了桐梓。

一時之間,遵義府上空可謂是戰雲密布。

黎漢明也知道,決定他命運的時刻到來了。一個不慎,他可能會被裝在囚車裏,押解到京城去淩遲處死。

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年頭,苟著固然可以活得很長,但是卻活得不快活,就算是苟起來猥瑣發育,也得需要良好的周邊環境不是?

綜合各方麵得來的消息,黎漢明決定先集中優勢兵力,打掉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敵軍。

貴陽來的敵軍有烏江關這個天險擋著,黎漢明隻需派三五千人拖在那裏就行了,威脅不大;同樣,重慶來的追兵也有婁山關這個雄關擋著,敵軍可沒有天降一個黎漢明來幫他們破關,所以一時半會兒也攻不下。

如此一來,就隻有麵臨敵軍最多,也無天險可守的三渡關最為危險了。

想到此,黎漢明便把繳獲的大部分火器火藥大部分都運到三渡關。

三渡關是明萬曆間播州宣慰司東部關隘之一,時從湄潭進入播州宣慰司播州長官司,三渡關的官道共有兩條。

一條從湄潭縣城西渡湄江河,經窄溪、麥子寨、五裏坎、天生橋、煎茶溪進三渡關;一條從湄潭縣西渡湄江河,經窄溪、合同水、岩孔壩、煎茶溪進三渡關。

綜上所述,三渡關是黔東南、黔南各地進入遵義府的必經之路。

明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在三渡關場東側、煎茶溪西側之間峽穀中結石為閘,架木為樓,構築大、小三渡關,防禦外來侵犯。僅大三渡關就築有五座關樓,置有五道排柵;小三渡關關口僅寬三尺,關前遍布竹簽鐵藜。

滿清進入貴州後,一度取消了關隘,僅僅隻派了不到百人駐守此地,作為中轉驛站之用。

翁彭年率大軍到來時,此地早已人去樓空,不發一兵便接收了關隘。

而後他便在前明時期構築的關隘上,加築了一些防禦工事,所以黎漢明帶著輜重趕來時,見到的便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見到黎漢明到來,翁彭年有些驚訝,不過還是連忙上前見禮道:“末將參見明王!”

黎漢明見狀虛扶了一下,道:“翁將軍免禮,辛苦將軍了。”

“謝明王!”翁彭年稱謝一聲後起身有些疑惑的問道:“明王您怎麼來了?”

“清狗勒保來勢洶洶,我放心不下,便帶著繳獲的火器過來支援了。”黎漢明聞言笑了笑說道。

聽到黎漢明帶來了火器,翁彭年麵色一喜,說道:“據探子回報,清狗勒保帶著三萬綠營兵已經到了餘慶司,恐怕明日便會攻關,末將不敢輕視,便又讓軍士們加固了防禦工事,加上明王您帶來的火器,這下關隘算是固若金湯了。”

順治初年,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製,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

士兵為世兵製,父死則子繼。將兵由兵部直接統轄,將領無法直接統兵,有效地防止軍人擁兵自重。隨著八旗軍的腐化,綠營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強。

從乾隆後期開始,綠營逐漸成為以漢兵為主旗人主導的軍隊。

黎漢明聞言搖了搖頭,說道:“還是不要輕心,在這大山裏,綠營兵可比八旗兵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