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亨利·戴維·梭羅說:“自信地朝你想的方向前進!過你想過的生活。”在自信的激勵中,人生的法則也會變得簡單,孤獨者將不再孤獨,貧窮者也不再貧窮,脆弱者不再脆弱。隻有那些不自信的人,才會把心思用在不正確的地方,才會善於欺騙。所以,一個人要永遠相信自己,才能釋放自己的潛能,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確定的方向前進。
哈佛教授把人的信心比喻成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生命之火,一旦把這團生命之火點燃,我們的生命就會綻放別樣的光彩。有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他為自己的一無所知而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年輕人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拜訪父親的一位老朋友,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父親的朋友問:“年輕人,你有什麼特長嗎?”年輕人誠實地回答說:“我沒有任何特長。”
“那你對數學精通嗎?”
“不行。”
“那你懂地理嗎?”
“隻懂一點兒。”
“那你對法律了解嗎?”
“很抱歉,我什麼也不會。”
年輕人滿臉通紅,他感到非常窘迫、無地自容,準備告辭了。這時,父親的朋友對他說:“請把你現在的住址寫在這張紙上吧!”
年輕人恭順地寫下了自己的住址,準備轉身離開。這時,他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他看著住址對年輕人說:“你的名字寫得很好,這就是你的優點。你不應該隻滿足於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能把名字寫好也算是一個優點?年輕人從父親的朋友那裏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於是年輕人信心大增:我能把名字寫好,那就說,我能把字寫好。既然我能把字寫好,那麼我就能把文章寫好。年輕人抱著這種積極的心態,一點一點放大自己的優點,從而徹底拋下了自卑,走向了自信。這位年輕人後來果然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哈佛教授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有的人的優點可能是很明顯的,有的可能是較為隱秘的;有的人的優點可能是比較單一的,有的可能是比較全麵的。所以一個真正擁有智慧的人,會尋找自己的優點,並逐漸放大自己的優點。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人的自信心的不斷培養,一個人的能力也會得到不斷的提升,這個人離成功就會更進一步。所以我們要善於觀察,敏銳地發現自己所具備的優點,要讓優點陪伴自己成長,不要因為眼前不如意,或者遭到別人的否定評價而喪失信心,要堅定地相信自己能行,逐漸增強信心,挺起胸膛做人。
我們不但要發現自己的優點,還要去做那些適合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做那些並不適合自己的事情,又怎麼會把事情做好呢?因為當一個人做不適合的事情的時候,不僅沒有足夠的能力把事情做好,連積極性和自信心也會受到挫傷。相反,如果一個人把精力用在做適合自己的事情,那麼做事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內心的自信也會激發出來,就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一個人要想培養自信心,還要不斷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經常告訴自己“我能行”“我一定可以渡過難關”。如果能養成這種積極的心態,就能挺起胸膛,自信地麵對人生。
哈佛教授雷切爾·卡森說:很多失敗者恰恰犯了一個相同的錯誤,他們對自身所具有的寶藏視而不見,反而去拚命羨慕別人、模仿別人。殊不知,成功就是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座寶藏,那就是人的自信心。一個人一旦沐浴在自信的海洋中,將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力量,促使自己一步步向著更高的人生台階邁進。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很多自信心不足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不想好好思考,常常為了省事,幹脆直接去看答案,或者借來同學的練習本抄一抄,就算是做完了作業;還有的同學考試前也不認真複習,隻想碰一碰運氣。可是這隻不過是圖一時的輕鬆和逍遙。一個人如果習慣於這樣做,時間長了,他的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步下降,再要想迎頭趕上,就會有困難了。
不自信的人總是難免有那種投機取巧的心理。讀書與學習其他任何技能一樣,如果不從最基礎的地方紮紮實實地一步步做起,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那是很難達到最高境界的,有可能隻走到某一個階段,就會寸步難行了。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如果基礎不牢固,即使遇到輕微的地震,也很可能被震垮。因此,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紮紮實實地打好基礎,徹底放棄投機取巧的心理。
實際上,我們所學習的每門功課都有不同的特點,也都有不同的學習要領。比如數學的學習要領和方法不適用於曆史;如果把學習英語的要領運用於化學,就會格格不入。很多同學卻不太了解這個道理,而是將同樣的學習要領運用於所有的課程,這樣就難免會感到吃力、學習效率不高。而那些在頭腦中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慣,除非下很大決心,不然是很難改變的。我們應該充滿信心地多學習各種優良學習方法,揣摩老師傳授的學習經驗,盡快糾正錯誤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把心思用在投機取巧、歪門邪道上麵。
誠實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高尚的品格。這種美德可以在我們周圍所有人身上體現。薩迪說:“講假話猶如用刀傷人,盡管傷口可以治愈,但是傷疤卻永遠都不會消失。”謊話不僅不能夠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反倒會讓自己傷痕累累、疲憊不堪。而誠實不但可以讓人生活得輕鬆愉快,還會讓我們得到他人的尊重。
一個重視誠信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也會獲得輕鬆愉悅的心情。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重在講誠信,這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你的誠實會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會感受到誠實的無窮力量。不說謊話的人,會時刻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麵對周圍的人與事,不會讓虛假的事情蒙蔽自己的心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就是做一個輕鬆自在的人。
◎哈佛心理評估:你是個自信的人嗎?
1.一旦下了決心,即使沒有人讚同,你也會堅持做到底嗎?
2.參加運動會開幕式時,即使很想上洗手間,你也一直忍到結束嗎?
3.如果想買好看的文具,你會盡量郵購,而不會親自到店裏去買嗎?
4.你認為自己是較完美的人嗎?
5.如果店員服務態度不好,你會告訴他們的經理嗎?
6.你不經常欣賞自己的照片嗎?
7.別人批評你時,你會覺得難過嗎?
8.你很少對人說出你真正的意見嗎?
9.對別人的讚美,你持懷疑態度嗎?
10.你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嗎?
11.你對自己的外表感到滿意嗎?
12.你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差嗎?
13.在聚會上,如果隻有你一個人穿得不正式,你會感到很不自在嗎?
14.你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嗎?
15.你會認為自己很有魅力嗎?
16.你很有幽默感嗎?
17.你學習的科目是你的專長嗎?
18.你懂得衣服搭配嗎?
19.在危急時刻,你很冷靜嗎?
20.你與別人的合作無間嗎?
答案分析
評定標準:第1、4、5、11、12、14、15、16、17、18、19、20題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第2、3、6、7、8、9、10、13題答“是”得0分,答“否”得1分,最後累計總分。
13~20分:自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6~12分:頗具自信,對自己有些懷疑。
12分以下:不太自信,自我壓抑,受人支配。
“謊言”矩陣,說實話多晚都不晚失足,你可以馬上恢複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美國知名校友美國總統 富蘭克林誠實是一種能夠打動人的心靈的良好品質,誠實的美德即便是從小孩子的身上表現出來,也會在周圍的人中產生積極美好的影響。然而檢驗人格的試金石,常常會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這時你無論做了什麼,都是無人知道的。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誘惑,但是隻要堅持誠實的原則,就一定可以戰勝誘惑,拒絕做它的俘虜。一個人如果能夠默默地抗拒誘惑,才能使自己的人格超越別人、感動別人。
在一個周六的晚上,小姑娘詹妮像往常一樣,去替她的媽媽領工錢。她在馬廄裏遇到了農場主安德魯。顯然他當時正處在氣頭上,當詹妮張口向他要錢時,安德魯馬上將鈔票遞給了她。
詹妮走出馬廄,來到了路上,她卻發現安德魯給她的不是一張鈔票,而是兩張鈔票。詹妮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她到底該不該要這筆錢呢?當詹妮經過自家門前的那座小橋時,她的耳邊響起了媽媽對她說過的話:“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人家。”詹妮恍然大悟一般,猛地轉過身,徑直跑回了安德魯的店門口。那個不耐煩的老人驚訝地問她:“你這回又有什麼事呢?”
“先生,您給我的鈔票不是一張,而是兩張。”詹妮的聲音顫抖著回答道。
“什麼?的確是兩張。難道你是剛剛才發現嗎?為何不早點把它送回來?”詹妮頓時臉紅了,她低下頭,沒有回答。老人看到一顆顆淚珠順著小姑娘的臉頰滾落下來,於是他從口袋裏取出1美元遞給了詹妮。
“不,謝謝您,先生。”詹妮抽泣著說,“先生,如果您也有過連尋常的生活用品都買不起的時候,您就一定會知道,要時刻做到對待別人就像希望別人對待自己一樣,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困難。”
這個一向自私的老人,聽了小姑娘的這番話深受感動,他開始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詹妮卻如釋重負地回到了她那簡陋的家中。在她此後的一生中,她從沒有忘記,她是如何抵製住那一次誘惑的。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可見他對誠實品質的認可。一個人說實話,多晚都不算晚,因為誠實是培養健康人生的基礎。
大而言之,不誠實的人可能會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小而言之,不誠實的人格足以毀滅孩子做人的品質。因為在整個兒童時期,成長的主要養料就是真善美。培養一個孩子誠實的品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父母和孩子本人以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等長大以後再嚴格要求就已經晚了。因為改造一個壞習慣比塑造一種好習慣要難得多。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壞人,也不全都是商人,一切看情況而定。是人都有弱點,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貪婪和恐懼。”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人都有弱點的。既然已經承認了人的弱點,那我們為何不把自己的這個弱點消滅,做一個無私無畏、不說謊話的人呢?
一個人的弱點是掩蓋不了的。當你內心貪婪的時候,那麼你就是一個貪婪的人。如果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能保持自我的人格,做一個懂得無私回報他人的人,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們的品性才能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裏不致墮落,繼續升華自己的人格。
一個人隻要開始說實話,那麼什麼時候都不算晚。不要掩飾自己的任何缺點,誠實麵對自我,那麼你就是一個品格優秀的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可以嚐試著把自己的缺點講給大家聽,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別人反而會認為你是好樣的。說話算數,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一個人積極誠懇地用自己的品格征服別人,而不是算計著不義之財,這才是人生大智慧的表現。
哈佛精英練就的是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品性。因為誠信是一個人絕對不可以丟棄的品格,如果丟棄了誠信,可能會受益一時,但是一生都不會再擁有美好。一個人如果不誠信,即便有再多的知識也是不能成功的。一個人如果堅守誠信,就算隻上過小學,也同樣會有輝煌的一生。
是的,當一個人要承諾某一件事情的時候,的確需要憑借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它,如果經過努力還是實現不了,就要把結果告訴給對方。這是做人最起碼的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品性、品格。人生就是這樣,我們隻要按照高尚的品格去生活,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會變得很美好,因為你的每一句話都做到後,你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也會加大你的可信任度,周圍的人也會因此而喜歡你,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一個人在說話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果實現不了就不要說。因為話一說過,就要努力去實現,履行你的職責。當你的承諾沒有兌現的時候,你一定要誠懇地告訴對方,讓對方理解你的失敗。
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正在招聘雇員,條件雖然很苛刻,前往應聘的人卻有很多都具有高學曆。當一位應聘者走進房間,主考官立即露出興奮之色,就像遇到了知己一樣,熱情地說:“你不是哈佛大學某某專業的研究生嗎?我比你高一屆,你不記得我了?”這位應聘者心裏一震,如果承認自己有哈佛學曆,對他應聘絕對有好處。但是這個青年人卻一向誠實,冷靜而客氣地說:“先生,你可能認錯人了。我不是在哈佛大學畢業的,雖然我很向往那裏。”
年輕人覺得自己不會被錄取,心中不免有些小小的失望。然而沒想到的是,主考官卻和顏悅色地說:“你很誠實,剛才就是考試的第一關。現在進入第二關,進行業務水平測試……”這位青年終於如願以償,最後被錄取了。如果一開始這個年輕人就沒有把持住自己,冒認自己是哈佛畢業生,那麼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謊言”矩陣的時代,更要樹立誠實做人的良好品質,這是關係到人的一生的大事,更是關係到自己的人格、品質和習慣的大事。正所謂:無信不立,堅持誠信做人,最終對自己是不虧的。因為一個人若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講求誠信、遠離欺騙。要想做到誠實守信也不難,就是要實實在在做事,勇於承擔責任,久而久之就能夠得到他人的信賴,自己的道路也會越走越順。
◎哈佛心理評估:你的學習和工作態度怎樣?
假如有夥伴邀你一同釣魚,你會選擇到哪個地方垂釣?
A.海岸邊
B.山穀的小溪
C.坐船出海去
D.人工魚池
答案分析
選A:講究投資回報率,常以最少的資本追求最高的利潤,很有生意眼光。
選B:對學習不很投入,雖然眼光遠大,但缺乏衝勁。
選C:是個學習狂,拚命起來沒大腦,隻能聽指令行事。
選D:成功且理性,隻打有把握的仗,十足自信,頭腦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