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分析一下,趙立冬就明白了其中緣由。
日偽方麵此時妥協,既有宏觀上的原因,也有微觀上的原因。
從政治上來講,日本把汪偽政權的建立和其他偽政權的整合,看做是政治上的重大勝利,是他們侵略中國正當性的體現,是在國際上爭取合法性的體現,有助於減少國際輿論的壓力。
從軍事上來說,前期橫掃千裏,攻城略地,用較少的代價,取得了一個個勝利。
隨著戰線的拉長,再取得前期那樣的勝利,必將付出很大代價。短時間內滅亡中國已經不可能,還可能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潭中,難以自拔。
年底就要進攻美國和東南亞,也需要集中兵力,維持中國戰場的穩定。滬海是中國戰場最重要的城市,如果動蕩不安,戰火遍地,不僅僅後方不穩,也是治理上的失敗。
從微觀來說,這一次日偽損失慘重。
日本方麵不僅僅是一般軍隊的損失,連特高課和海軍陸戰隊這樣的精英,也損失不小。
汪偽方麵,金陵核心之地,連連遭受襲擊。滬海的76號都被炸。
同文書院是培養日本間諜的重要據點,即使是那裏的中國籍學院,畢業之後也是為日偽服務,充當幫凶。
這一次幾百人被毒死,對於日方是個沉重的損失。
大量的漢奸被清除,弄得人人自危。跟日本人合作,成了很危險的事情。長此以往,誰還敢跟日本人合作、
沒了漢奸合作,日本人統治中國,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這次打擊的目標,還有不少日資商社和公司。
這些日本資本,是日本掠奪中國財富,打擊中國民族資本的重要幫凶。日占區裏麵,日資公司,日本貨遍地都是。
他們在明處,也缺乏自保的武力。如果這樣下去,日本資本經營必將麵臨著諸多危險。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滬海的局勢不得到遏製,很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日占區城市會群起效仿,那將是日偽方麵的噩夢。
有了上述原因,日偽方麵提出休戰,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讓趙立冬失望的是,國黨方麵竟然同意了。
這種惡戰是要花不少錢,但不管是軍統,還是果府,就差這點兒錢?
顯然是不可能的。
惡戰也是要死人的,但因為死人,就不抗戰了?
都不死人,日本就會停止侵略?
滬海這場大戰,國際上都在關注。果黨方麵不可能不知道。
實際上,國統區的媒體,這段時間也不斷地報道。
抗戰軍民正需要這種鼓舞士氣的事例,此時代學農一個人就敢決定休戰,跟日偽妥協?
必定是高層也同意這樣做。
說到底,又是果黨的動搖性和妥協性占了上風,總想著跟日本達成妥協,不願意堅定不移地抗戰到底。
這種現象,在很多地方一再出現。
在西北,常凱申親信胡宗南幾十萬大軍,不去一線抗戰,反而監視封鎖堅決抗戰的紅黨。
在不少地方,果黨地方軍不去抗戰,反而跟日偽軍井水不犯河水,甚至互相勾結,打擊紅黨的抗戰力量。
這些事情都能做出來,在滬海跟日偽妥協,也就不奇怪了。
“湯先生,你們確定要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