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性情篇 第二章 人字兩畫(1 / 2)

第一卷 性情篇 第二章 人字兩畫

人,一撇一捺,兩畫。

按照最早的中國字典《說文解字》的著者許慎許叔重先生的說法,先有文,後有字,那"人"該屬於文,依類象形。人這個字,楷行草隸篆,都是兩畫,就是在甲骨文、金文裏,也是兩畫。

為啥是兩畫?陰陽合而為人:天加地,爸爸加媽媽。優點加缺點而為人。既然兼有優缺點,那麼,人 --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呢?幾年來,我問了成千上萬的學員,都是成年人,包括港台和東南亞的華人企業家……答案,傾向於--缺點更多。依據之一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長的那畫是知,短的那畫是行,人們最恨自己的就是--知道,沒做到。

明知故犯。

有短,可還偏要護短,劉劭《人物誌》說:夫人之情有六機……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見其所長。是故,人駁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謂駁其所伐則婟也。

嗬嗬嗬,理解理解,人之常情。

人字兩畫,首先是男女的統一:"半邊天"也好,"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也好,要追求絕對的平等平分,是幼稚,或者比幼稚更甚,各有短長才能相互支撐。

人字兩畫,還是得失的統一:得失即禍福,互為矛盾依托相輔相成,妙在心理的平衡,物極必反,有得必有失,所以敢於不猶豫,才能不後悔。

看某女醫生的人氣微博,有這樣一段:

獨身女教授醫技高超極富獻身精神,念醫大時拒絕一切男士追求,認為求學期間應心如古井水。住院醫生 24小時值班製,無暇顧及兒女私情。轉主治管病房,起白骨決死生,責任太大,婚嫁免談。升了副教授,正是業務精進一日千裏的時候,自己也不能落後,個人的事情暫緩,多年後終於升為教授,卻絕經了。

在上海交大,我看到"一代工程巨子"淩鴻勳(1894-1981年)先生的一幅行書條幅,這位當年的交通部南洋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以清秀舒朗的行書,抄錄《史記 .滑稽列傳》裏的"忼慷歌":

貪吏而不可為而可為;廉吏而可為而不可為。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汙名;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貧。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吏不受錢。

這人情世理,何止一個"難"字?

人字兩畫,是性情的統一:愛燒香算命卻無宗教信仰,雖常窩裏鬥卻也愛抱團,很愛挑刺也會打圓場,愛說閑話卻不愛管閑事,時常圓滑卻也耿直,世故時候也有坦誠,古板卻又靈活,講禮儀卻又少公德,主中庸卻又走極端,尚節儉卻又喜排場,遵傳統卻又趕時髦,嗬嗬嗬,這樣才是人味兒。

人字兩畫,說明人有先天之氣稟,也有後天之習性,哪個重要?哪個首要?這可是古代兩位鼎鼎大名的文人朱熹與王夫之,對人性界定的不同觀點,其實呢,兩個合起來才是一個站起來的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