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交情篇 第二章 感謝壞人
有缺點並不是壞人,譬如有這樣一個笑話段子:
話說有位校長對年輕的老師說:考了 100分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以後他會成為科學家。考到了 80分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以後他會成為你的同事。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以後他會捐錢給學校。考試作弊了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以後他會從政當官。中途退學了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他可能成為比爾。蓋茨或者喬布斯。
視角的差別是關鍵。往往一個人會因為有些缺點而可愛,能從別人的缺點中看出優點來的,才是真聰明人。古往今來很多的中國名人都告誡我們:對那些看不出缺點的人,好像沒有缺點的人,不能和他交朋友。
那什麼是壞人?對這個敏感的詞語予以回答,多數人會在第一時間反應--
對我不好的人,傷害我的人。
這符合人之常情。因為如何從法律角度定論壞人,不是本書話題,所以還是從人情角度說說吧。
孔子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所以於情於理,都起碼該恨那些傷害了自己的壞人,好像不立刻報複幹掉對方,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耶穌在《聖經》的馬太福音裏,卻是這麼告誡信徒們的:愛你的仇敵吧!
那究竟該怎樣看這樣的"壞人"呢?
肖仁福的《仕途》是我喜歡的一部小說,第二卷《密徑》裏,一個離休老市長在他的官場死對頭的追悼會上真情痛哭,事後還有更動真情的感恩和感悟:因為對手的有鬥有追,自己才一步步升官,當上市長後,因為旁邊有對頭盯著,才處處小心謹慎,得以善始善終,全身而退。十個紀委恐怕都沒有一個死對頭的作用大,偏偏是眼中釘、肉中刺成全了自己。也許這就是人生,成全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黨同夥、同道同仁,而恰恰是你的對頭和仇敵。
時間的推移,讓他發現昔日死對頭原來是他的事業守護神,於是他發自內心的感激並不晚矣。
其實,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中,這樣有見識、有經曆的人,又何止官場上的那些。大凡有一些事業成就,有一些人世滄桑的人,在教訓那些看起來不如他們的人時,講起奮鬥和成功經驗時,常常,都愛以自己遇見過的壞人多、壞事多作為決定性的論據。
客觀上,一個人的社會成熟度,往往,也是以他見識過的"壞人壞事"的多少為標準的。人情冷暖,意思強調的是"冷",是遇到冷時的應對能力。
哈哈!世上可沒有一個正常人去設想"萬一天上掉下餡餅我怎麼辦"的。
衡量一個政府官員或者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是以他對壞人、壞事的預見性作為依據的,所謂的"預案能力",當然是對"壞事"的解決能力和應對方案啦。
生活中我們常常,更容易記住一個人做的壞事,對一個人的糗事的興趣,會勝過對他的美事、好事的興趣。一個人認真上班的樣子我們記不住,可是他難得一次褲子掉了的樣子,我們卻多年忘不了,會不由自主想起來,忍不住地會提起來。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