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後記 第一章 下次再說(1 / 1)

第四卷 後記 第一章 下次再說

中國人,用現代漢語,寫雜文隨筆,確實是一件愜意的事。

但極費心神。太渴望每句話都深刻些,所以朋友說我寫書太累,告誡我人家真正讀的時候不會那麼字斟句酌地品味的。

其實也知道想出版的書不全是寫給自己看的,可是我還是忍不住去費神。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過改得太多了,可能會失真。

到了必須交稿的時候了,隻好先交出這四十來篇。交稿的時候發現,書的名字還是起對了,因為"中國人情"是寫不完的。

越寫越多。不少篇章,不少標題,感覺自己寫得不滿意,感覺自己還拿不定主意,於是不好意思拿出來,看來自己還是生活不少、思考不夠,世事人情,學無止境啊!

不過有篇一夜一氣嗬成的《禮》一下子被電腦消滅了,真應了那句話:人腦加電腦,肯定生煩惱;一篇《急》寫完還是不急好,暫時不拿出來吧;還有諸如《蛙性到人性》《交情第二策:抬舉》《文化:誰化了誰?》《不得已》《最複雜的人情:婚姻》等,都放放再說吧。還有不少觀點、案例涉及過於國際化的話題或國際化的人、事、物,好像不符合"中國人情"的主題,於是便忍心刪掉了。

就像《羨慕嫉妒恨的聯想》文裏所說的那個理兒,似乎純寫的書都薄,編的書,那才要厚點。因為不是連續地集中寫作,所以一些文章的風格有差異,且長短不一,自省是情之所至,而難免受思維所限。上課,影響別人挺多;寫書,我倒是覺得影響自己更多。

2006年的《快魚不心苦》,題簽是:商場 .職場 .情場;

2009年的《價值--反說 .正說 .戲說》,題簽是:思維是價值之母,溝通是價值之父;

本書的題簽"聰明更是天賦,善良才是選擇",更是我憋了很久的話。

書裏的文字都是有感而發,隨感而寫,也算是兩年多裏自己衝動感悟的片段彙編。先閱者說感覺這書的信息量太大,涉及很多事件、典故、人物、引文,若一個個解釋難免衝淡文章的味道,於是自己很有點"掉書袋"的擔後。記憂,但覺得對於讀者理解文意亦無大礙。

自己希望此書是閑情加激情,是真情,就不煽情,就不矯情。

好與不好,留待下次再說。

萬鈞 2013年4月22日淩晨於北京五道口。先閱者說感覺這書的信息量太大,涉及很多事件、典故、人物、引文,若一個個解釋難免衝淡文章的味道,於是自己很有點"掉書袋"的擔後。

記憂,但覺得對於讀者理解文意亦無大礙。

自己希望此書是閑情加激情,是真情,就不煽情,就不矯情。

好與不好,留待下次再說。

萬鈞2013 年4月22 日淩晨於北京五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