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佛鬼(1 / 3)

“龍主鳩盤茶王....以龍為號....群龍之主?這稱號如此狂悖,真是佛門之人應有的?”

張天師的語氣近似於警告,但是萬曆皇帝隻關心這個人的稱號,畢竟自漢代之後,皇帝便多與龍有所關聯,雖然有些朝代未曾把龍作為皇帝專有的隱稱,但是隨著千年的歲月堆積下來,皇帝等同於真龍命格,這幾乎已經成了這個世上的一種“設定”。

當然了,龍隻是一種比喻的象征,皇帝們最喜歡的也不是給龍當子孫,而是願意成為某個天神,或者自己製造一個天神來當做出身的跟腳,宋代的帝王傳說是天上的天王下界,明代的帝王則是真武轉世,顯而易見,比起龍這種神獸來說,還是更高一等的天神更為世人容易接受。

“鳩盤茶,其實是一種佛門的鬼怪。”

“陛下也不要太過糾結於這個龍主的稱謂,不然自比佛鬼之流,有失天子身份。”

張天師試圖糾正萬曆皇帝的思緒,並且把他的腦袋瓜從狂奔的思維風暴之中扯出來,重新回到正軌上。

現在可不是糾結對方叫什麼稱呼的時候,人家就是叫“你爺爺”,你也.....

算了,嘉靖皇帝還在裏山河到處逃命,這現任皇帝的爺爺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佛鬼?”

萬曆皇帝的思維終於停止了發散,不過他還是問道:

“佛就是佛,鬼就是鬼,什麼叫做佛鬼?”

“朕知道仙佛,但這也是兩個稱呼,難道你所謂的佛鬼是一個稱呼?”

張天師:“然也,正是一個稱呼。”

“這個人可不得了啊.....據說宋代汴梁城被攻破的時候,其中就有此人的功勞,而且那是一種報複。”

張天師說起前代秘聞,當然,他對此所知曉的並不詳細,隻是龍虎山經曆千年風雨,王朝更迭之中往往有許多秘密,曆代天師偶爾會有遇見的,自然會有所觀察並且記述。

而北宋時期,裏山河爭奪王朝大道,鬥爭激烈,以神霄道元妙大聖短暫壓製了其他三方勢力為起因,佛門的龍主便立下詛咒,預言汴梁在一年之後必毀於兵禍之亂!

“而在這次的佛道之爭中,看似是佛門失敗,立下大咒,道門短勝,然而,方士卻也有心思,在其中橫插一手,羅酆六君趁虛而入,大開汴京之城.....”

“開汴京?是六甲天兵的事情?是因為宋庭讓他們撈不到好處了,所以就立刻選中了北麵的金國嗎?”

萬曆皇帝摩挲胡須,眉頭皺成川字,一個頭兩個大:“這仙道鬥爭,如此隨便,國家君主說賣就賣,這樣誰還願意為裏山河這幫人打拚?”

“這也太不講仁義道德了。”

張天師失笑:“仁義道德是儒教的東西,方士本身就是獨立於三教之外,起於春秋而盛於戰國,他們哪裏有什麼仁義可言呢,這並不是他們自己要遵守的東西啊!”

和方士談仁義是不可能的,和方士之間所能交換的隻有利益,他們看你有利可圖便來幫你,而你與他沒有利益糾葛甚至會影響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下手除掉你。

“可你不是說,如今的方士都是東方朔一係的人嗎,東方朔也是漢人,難道不知禮義?”

萬曆皇帝出聲詢問。

“如果真有禮義,就不會在裏山河之中,操弄表山河的是是非非,風風雨雨了。”

張天師如此回應。

萬曆皇帝便罵了一聲:“老而不死是為賊啊....哦,天師,朕不是罵你,其實你也挺年輕的,算不上老賊,充其量就是個小賊。”

看著張天師稍稍變化的臉色,萬曆皇帝立刻表示自己不是在罵他。

畢竟和裏山河那幫仙人比起來,你老張那都不能叫老張,最多是個小張。

“....等會,還有一個呢?”

萬曆皇帝忽然想起,不是說道門勝出佛門落敗,方士翻臉比翻書快,那還有個儒教的人呢?

“在南。”

“哦。原來如此!”

得到了天師簡單的回應之後,萬曆皇帝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原來是早有準備,比起方士來說,這倒是仁義不少了。

“那儒教還是能處的,起碼賣的是當朝君主,卻依舊保留了王朝正統,雖然南下偏安,但是比起方士做的事情來說,要有道德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