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代談合作,先要把自己包裝得高大上,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對劉備的包裝,除了漢室皇叔這個身份外,一定要表現出他在對抗曹操時那不屈不撓的意誌力,讓孫權覺得自己不敢抗曹就是個慫包,連兵不滿千的劉備都不如。
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具體話術,李奇現在也沒法教,教多了會露出破綻。相信以孫乾的才能,可以自己組織出更好的語言。
總之李奇讓孫乾相信,孫權的抗曹意誌還是很堅挺的。
不過在激孫權之前,有一個前提。
李奇告訴孫乾:“公祐前往江東說孫權時,需得一個人的引薦,這個人必須是持抗曹意見的人,且在江東有一定的話語權。吾聞江東魯肅魯子敬臨事不苟,素有長者之風,公祐可讓此人引薦。”
其實孫權自己的抗曹意願還是挺強的,主要是缺少一個壓製那幫投降派的理由。
比如對曹軍形勢的分析,戰役的部署等等,其實周瑜、魯肅就可以說服孫權了。孫乾隻是要把劉備送到孫權的船上。
孫乾在回新野的路上,忽然勒住馬匹,仰天歎道:“李正泓此人考慮問題太具有前瞻性了,現在曹操還在平定北方,他已預料到曹操南下之日了。吾等不如,不如啊!”
卻說劉瑁被獻與李奇之後,李奇連問都不問,直接推出去斬首了。
感覺也沒什麼好問的,你問了他可能還會罵你兩句,何必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自斬劉瑁後,李奇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劉瑁是吳懿的妹夫,不知道吳懿會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心生異誌。
不是說吳懿會認為劉瑁不該斬,而是吳懿因為擔心受到牽連而生出別的想法來。
尤其是李奇入主益州以來,兩派勢力似乎有失平衡。
所謂兩方勢力,一是益州本土勢力,二是劉焉入蜀時帶過來的東州派勢力,以吳懿、法正等為代表。
初時,劉焉借助東州派的力量瘋狂打壓益州本土勢力,導致李奇的便宜老爹李權和王鹹被殺;
劉焉死後,益州派代表趙韙將劉焉預定的接班人劉瑁一腳踢開,扶持了較為軟弱的劉璋,希望能夠“挾劉璋以令益州”。
但是,軟弱是把雙刃劍。
因為劉璋的軟弱,趙韙順利的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劉璋;
但同樣的,也是因為劉璋的軟弱,劉璋根本就壓製不住東州派的驕縱。
最後,趙韙隻能通過叛亂的方式取劉璋而代之,結果遭到了東州派的無情打壓,自己也命喪江州。
現在,李奇以“李權之子”的身份聯合益州土族推翻了劉璋的統治,益州派的人無不歡心鼓舞;可是東州派的人就慌得一逼了。
環視所有東州派的代表,僅僅法正得到了李奇的重用,但是益州派的張任、黃權、董和等都有重任在身。李奇還娶了益州土族勢力任東之女任絮為妻,有些東州派的人就害怕李奇會幫著益州派的人清算舊賬——雖然李奇並沒有這種想法。
於是,李奇打算找諸葛亮過來聊一聊。
這種事情首先不能拿到人多的地方說,而且也要顧及法正,因為法正也是東州派人的代表。
而曆史上的諸葛亮在任丞相期間,還是把各派勢力及民間世族處理得踏踏實實的。
雖然他的軍事能力被後人爭議,但政治能力是太陽也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