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飯,正在收拾桌子的時候。
外麵有人喊道:“徐先生在家嗎?”
“是郭老師,我出去看一下。”徐揚的父親說道。
不過兩分鍾,他便回來了。
手裏還拿著一個小竹筐,裏麵放著一些餅幹。
“家主婆,你一會兒去買些好的糯米,還有赤小豆,給郭老師家送過去。她準備給她孫子、孫女做些雙釀團子解饞。她還答應幫咱家做點,小揚,下午回家一趟。”徐揚的父親說道。
“行!”
正好徐青走下了樓,聽到了這話。
“林峰,你有口福了,郭奶奶做的團子可好吃了!”
“起床困難戶,起來了?正好,桌子上有郭奶奶給的餅幹!”徐揚的父親說道。
徐青拿起桌子上的餅幹,放入嘴裏,“郭奶奶就是厲害,家裏沒有烤箱,居然還能自己烤餅幹!”
“你郭奶奶厲害著呐!”徐母附和著。
徐青吃完一個餅幹,拍拍手上的碎渣,“林峰,我跟你說,這個郭奶奶曾經是上海灘資本家的千金大小姐!解放時,郭家帶著所有財富積蓄逃了,可她沒走。從小有傭人伺候的大小姐,每天都被逼著幹重活,修路、挖魚塘、挑河泥……”
“嗯!”徐揚的父親打斷女兒的話,“還不趕緊去洗漱,林峰和你姐等你這麼長時間!”
徐青不情願的起身,往衛生間的方向走去,嘴裏還嘟囔著,“又不讓說!這些事情弄堂裏人人皆知……”
“林峰,待會兒,讓徐揚、徐青陪著你去學校報到,我還有些事情要去處理,我就不送你去學校了。”徐揚的父親說道。
“好的,伯父!”林峰回道。
“周末要是沒課,就回來吃飯,就當自己家。”徐揚的父親說道。
“伯父,知道了!”林峰說道。
三年前,徐揚的下鄉時,父母很是擔心,尤其是聽到其他知青,帶回來的消息,大多都是負麵的。
像什麼吃不飽,穿不暖,天天下地幹活。
親生女兒過得怎麼樣,成了他們整天擔憂的事情。
直到徐揚寄來的信,他們才知道女兒,在東山省,有一位叫顏真清的老爺子,很是照顧她,沒受什麼苦。
他們才下放心來。
聽說老爺子的孫子,要來上海上大學,他們很高興,算是回報。
自然而然,也會將林峰當做自家人對待。
徐揚的父母,回屋換了衣服,便一同出了門。
這時,徐青也洗漱好了,然後將幾個餅幹塞進嘴裏,“我吃飽了,咱們走吧!”
“對了,林峰,給你這本上海交通圖冊,坐公交去哪可以查!”徐揚說道。
“有地圖,就方便了!”
拿上東西,三人就出門了。
倒了一班公交車,用了兩個多小時,三人便到了四平路與大連灣路路口,下了車。
林峰拿著地圖研究著,“徐揚姐,咱們是不是下早了?我看地圖上,咱們要是,在下一站下,會更近。”
“林峰,你不知道,我姐多少學到了老上海人的精明。早下這一站,咱們的票錢隻交了七分錢,下一站,咱們得交一毛錢,三個人就能省下九分錢!”徐青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