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冷東雪每次回到家裏,都是感到很無聊。母親的嘮叨,妻子的吵鬧,孩子的哭叫,令他心煩。冷東雪簡直適應不了紛亂的家庭狀況,心裏掛念著李紅梅,就告辭家人要回冷家屯。
母親李玉琴四處奔波,非要把兒子安排工作不可。她看到很多下鄉插隊的孩子回到了縣城,就覺得兒子有了希望。縣裏那些被打倒的老同誌,大多數已經站出來工作。這就說明,革命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時組織部還沒恢複,縣委組織組審查了冷管權的所有檔案材料,的確沒有所謂叛徒的證明。有一份檔案記載著冷管權在一九四二年被敵人抓住過,逃跑時掉到一口枯井裏幸免,但是也沒有其他證明說冷管權沒有叛變。按照組織原則,這就不能說明有什麼問題。要是冷管權還活著,可能就出來工作了。很多老幹部查了查沒什麼問題,都陸陸續續回到了原崗位。可是,這些“扶”起來的曾經被打倒的幹部,一改往日的工作熱情,做事處處謹慎,唯唯諾諾,非常低調。他們是怕了,怕運動反複,怕再一次被打倒。麵對原縣長的遺孀,竟然沒人敢出來拍板。李玉琴找到他們,他們隻是答應著看看,等待著上級明確的指示。組織組長是文革前的一個老幹部,與冷管權非常熟悉。他也很同情李玉琴的處境,就協調這個事兒。可是剛剛“站起來”的縣委副書記代理著生產指揮部主任,就是縣長的位子,這人過去與冷管權有些摩擦,就不大積極。組織組長跟他議了幾次,沒有什麼結果。李玉琴不知道這裏邊還有這麼個過節,眼巴巴地等著。組織組長愛莫能助,就對李玉琴說:“老李啊,你是不是去見一見盛書記?還有郭副書記。盛書記是老縣委書記,對你家情況很了解。郭副書記也是冷縣長的老搭檔,他未必不管這事兒。”
李玉琴聽出了話外之音,知道組織組長有難言之隱,就跑到縣委找盛書記。
盛書記聽了李玉琴的訴說,感到應該給以照顧,就寫了個條子給郭副書記,要郭副書記酌情處理。
郭副書記看到盛書記寫了條子,就不好再阻擋。然而,他始終對冷管權耿耿於懷。想想那幾年冷管權在任縣長,處處刁難自己。尤其是社教那年,郭副書記還是副縣長,背著老婆在外邊搞了個女人。郭副縣長的老婆找到冷管權反映這個問題,冷管權就找他認真談了此事。那時,他正在準備被重任為縣委副書記,他以為冷管權感到是個威脅,故意拿女人說事兒,就思想不通。不久地委組織部也接到反映,說郭副縣長作風有問題。郭副縣長這才收斂了一下。偷偷去了趟膠南,找到了被他臨幸過的那個女人,通過膠南縣委的關係,安排了那個女人進了機關。自此,那個女人也不來找他了,這才了了一樁花案。與老婆離婚的那些風言風語很快就煙消雲散。當然,縣委副書記的位子就牢牢地坐上了。這件事後,郭副書記總覺得是個疙瘩,加上工作上有時磕磕絆絆,二人的關係就不怎麼樣。文革一開始,冷管權首先被打倒。郭副書記還主持了幾天縣政府的工作,他不好明著攻擊冷管權,卻在暗地裏指使小兄弟們往死裏整冷管權。想不到沒過幾天,他也被揪出來了。形勢趨於回轉後,郭副書記恢複了原職,而且暫時還主持了縣革委會生產指揮部也就是縣政府的工作。他暗自慶幸冷管權死了,要不這個位子還是冷管權的。想想與冷管權相處的那些日子,被冷管權壓抑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冷管權的老婆四處奔波,想把孩子安排一下。郭副書記就心裏掂量,不給辦吧,於理說不過去,給辦吧,心裏又不那麼痛快。盛書記寫了條子,不辦是不好交待的。看見淚眼汪汪的李玉琴,就假裝安慰說:“老李,你先回去。這事兒遲早要解決的,我想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