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劍光茫茫(1 / 2)

“三爺,您此次來蓉城?不知是有何貴幹?”劉槐的姿態放得極低,試探著問道。

也不怪他如此緊張,眼前的這位主兒可是個狠人,其身份不僅是哥老會順德堂的白紙扇,同時還跟南方那些人有不清不楚的關係,造反對他來說那是家常便飯的事。

但偏偏吳玄之交友廣泛,在川中勢力龐大,便是官府都對他奈何不得。

聽聞三月份的廣安起義,若非是狠人趙爾豐親自出馬,恐怕事態早就擴散到整個蜀地了。

“殺人!”

吳玄之摸著茶杯,抬頭忽而看向窗外,輕聲開口說道。

劉槐的手掌一顫,臉上的笑容凝住,額頭冷汗都快下來了。他此刻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自己這不是沒事找事嘛,好端端的跑來跟他相認作甚。這位爺擺馬列陣要殺的人,這身份還能小了去?

若是牽扯了進去,他怕是在蓉城府再無立足之地了。

他甚至不敢再問下去,隻看著對方那年輕的過分的臉龐,他後脊梁嗖嗖的出汗。

“當當當。”

就在劉槐不知所措的功夫,忽而聽得窗外傳來鳴鑼聲響。

低頭望去,便見到街道上有差人在前頭敲鑼開道,八個轎夫抬著官轎,穩健前行。後麵則緊跟著數十個背負著洋槍的官兵,動靜頗大。

四周百姓紛紛避讓,生怕驚擾了貴人。

聽聲音,總計鳴鑼十一下,這可是督撫司道級別官員的出行了,在整個蓉城府,有這地位的寥寥無幾。再看那身後數十個頗具煞氣的官兵,他用腳指頭也想到來人是誰了。

川中總督趙爾豐!

此人可是號稱左宗棠第二,在川藏兩地殺人無數,人稱“趙屠夫”。雖然接任總督不過一年,但早已地位穩固,蓉城上下官員皆以他馬首是瞻。

等等,這位爺說要殺人……

劉槐忽然想到了些什麼,臉色刷一下就白了。吳玄之跟趙爾豐兩人之間可是不死不休的仇恨,這一回吳玄之過來蓉城,莫不是要殺趙爾豐?

這……這是天塌的大事啊。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吳玄之殺一兩個京城的王爺貝勒,那產生的影響力都不會比刺殺趙爾豐更大。

趙爾豐坐鎮西南,督撫川藏二地,隻要有他在,那些藏地的土司、活佛就不敢亂動,相當於穩固了風雨飄搖大清朝的半壁江山。

就在劉槐惶恐之間,吳玄之忽得起身,雙手扶著窗戶,看著下方的儀仗隊伍。

劉槐隻覺得口幹舌燥,身體僵直。

“光緒三十一年,孫生等人在海外創立同盟會,喊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口號,並撰寫《五權憲法》綱領一篇,闡述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項權利之歸屬。”吳玄之自袖中掏出薄薄的幾頁書冊。

《五權憲法》是孫生對“權能劃分”的思考,尚未形成具體的憲法,而吳玄之手中的,則是其當年的手書原稿。

劉槐心中茫然,卻不知吳玄之為何要對他說這些。

“相見便是緣分,這手稿送與你做一個紀念。”吳玄之將書稿拋給了劉槐,劉槐慌亂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