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3 / 3)

林朝能想到的合適人選,就隻是盧植。

蔡邕與盧植曾同朝為官,又一起修過《東觀漢記》,關係親厚自不必說,由他親自勸說盧植重新出仕,成功的幾率自然會大一些。

若盧植實在不願再度為官,那就隻好啟用二號方案,讓劉備舉薦蔡邕出任兗州刺史。

當然,林朝會給他安排一個長史,最佳的人選就是沮授,借此再玩一場遠程微操!

至於那一件需要與蔡邕商議的事情嘛……

蔡公,您看你的長女蔡昭姬年紀也不小了,是不是該找個好人嫁了?

令愛曾經手刃董卓,命格貴不可言,自然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巧了,我主劉玄德乃帝室之胄,又胸懷大誌,與令愛剛好般配,您看如何?

沒錯,蔡琰就是林朝給劉備準備的正室夫人!

這次去追蔡邕的隊伍,足有千人之多,由當年在常山時,投降的黑山賊首劉石率領,也有保護蔡邕安全的意思。

看到這兩封信,蔡邕頓時哭笑不得。

第一件事情好辦,自己走一趟幽州就是。自己與盧植也多年未見,正好借此機會去探望一番。

至於這第二件事情嘛……蔡昭姬能嫁給劉備,倒也不差。

蔡琰早在年初時,就被林夕挾持送回了徐州,以作為要挾蔡邕的籌碼。到了徐州後,荀彧得知此事,也好吃好喝款帶她。

及董卓死後,蔡琰便恢複了自由身。

一個人在徐州呆著無趣,便向荀彧請求去泰山探親。荀彧同意,命人護送蔡琰前往泰山與妹妹作伴。

於是,蔡邕在劉石的護送下,一路直奔泰山而來。

反正無論是去幽州請盧植出山,還是與女兒商議親事,都要路過泰山。

可剛到泰山,就從女兒口中收到了老友羊續的死訊。

蔡邕心中悲傷,又偶感風寒,竟然生了一場大病,導致北上幽州的計劃暫時擱置。

……

徐州,郯縣。

重病的諸葛珪,終究還是沒能撐過這個冬天。

臨終之前,諸葛珪將諸葛瑾三兄弟叫到床前,囑咐了一番之後,又留下了一條遺囑。

那就是諸葛靜與諸葛茜二女,不必為自己守孝,等年後便與郭嘉和關平完婚。

諸葛珪一直拖著不死,就是想看著兩個女兒成家,讓自己的子女與劉備深度綁定在一起。

如此,他死也瞑目了。

可天公不作美,董卓之亂突然爆發,劉備率軍征伐,郭嘉自然也隨軍而去,成親之事隻能擱置。

諸葛珪等啊等啊,等了差不多一年,也沒等到劉備班師回徐州,終於還是撐不住了。

諸葛瑾自然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但這畢竟不合禮法,擔心兩位妹妹會被世人指責不孝,因此不敢答應。

但下一刻,回光返照的諸葛珪卻大罵諸葛瑾迂腐。

“世人大多凡夫俗子,何用理會!

爾若這般迂腐,諸葛氏何以在亂世中立足?”

無奈,諸葛瑾隻能叩首稱是。

當晚,諸葛珪含笑而逝!

初平元年的冬天,死了很多人。

似荀爽、羊續、諸葛珪這等飽讀詩書的氣節巨儒,也終究沒能扛過去。

一個時代的隕落,似乎也在預示著……

一個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