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之言,某以為不妥。自古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理昭昭,報應循環。”林朝笑道,“你去邊地問問那些每年受蠻夷屠戮殘殺的百姓,問問他們想不想向蠻夷複仇?應不應該將蠻夷趕盡殺絕?
咱們身處中原腹地,又有何資格替苦主決定懲處蠻夷的方式?”
聽完這句話後,趙雲徹底沉默了,在也無話可說。
半晌,關羽歎了口氣,衝林朝躬身一禮道:“好個以直報怨……多謝子初解惑,但此等倚強淩弱之事,某不為也。此次北征,某便不參與了。”
趙雲也跟著點了點頭。
他們無法反駁林朝的做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參與這場屠戮。
也正因此次北征以屠殺為主,林朝才會任用一些遍地出身的將領,諸如張遼、高順等人。
他們自幼與蠻夷有深仇大恨,在關羽、趙雲眼中的滅絕之策,在他們眼中卻是天經地義的複仇行徑,實行起來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說實話,關羽和趙雲的確是林朝心中分量最重的將領,因為他們在為將方麵,幾乎做到了完美的程度。
關羽傲上而不欺下,恃強而不淩弱,重能力而不看出身。對於麾下士卒,更是做到了愛兵如子的程度。
在原本曆史上,整場襄樊之戰下來,關羽的打法都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行徑。
相比於曹仁屠戮宛城,在孫柯基背棄盟約的危急情況下,關羽麵對天下群雄的組合進攻,也是從容應對。
既沒有殺俘,也沒有虐降,真正做到了私德無虧,縱然最後不幸身殞,卻足可名垂青史!
所以關羽不僅是大忠大勇,更有大仁大義!
趙雲就更不用多說了,統率能力雖然比關羽差了些,但在其他方麵,比關羽還要更加恪守道德底線,不然也不會成為演義中完美將領的化身。
讓這樣的人去執行滅絕之計,不僅不好用,對他們更是一種侮辱。
眼看關羽而趙雲都沒了意見,劉備便開口道:“子初,三路大軍分兵北上,卻不能無人都督。孤之意,請你持節坐鎮北疆,統合調度,主掌此次北征一切事宜。”
這次林朝沒有再推辭,而是直接起身拱手道:“臣,遵命!”
聞言劉備大笑,隨即從身後取出了懸掛的斧鉞:“子初,今日孤便將斧鉞重新賜予你,一如七年之前,今後四州軍政,皆參決之。”
斧鉞畢竟是天子之物,林朝當即便跪了下去,雙手舉過頭頂,這才從劉備手中接過斧鉞。
接過斧鉞之後,劉備又笑道:“子初,國相之位雖重要,但終究隻是秩二千石的官職,不好統率百官。待孤上書一封,為你加官進爵,如此也能名正言順。”
“謝大王提拔!”
……
糧草調度需要時間,征調民夫更需要時間。
如今已是三月初旬,林朝計劃在兩個月內完成糧草和民夫的征調,然後在五月初旬進軍北上,十月底之前完結這場戰爭。
因為一旦到了冬天,北疆苦寒之地將顯現它的威能,屆時一直身處北方的士卒或許還能頂得住,但從四州中原腹地征調而來的民夫,必然傷亡慘重,甚至可能會爆發瘟疫。
戰爭不是小事,向來得為慮成,先慮敗,此次就算不能一勞永逸,也不能損失慘重。
政務堂會議之後,林朝領了劉備賜下的斧鉞,繼而組建了一個臨時參謀部,成員為賈詡、郭嘉、荀攸、審配以及辛評。
如今的五部尚書都身肩要職,不能輕易動用,不過有這五人在,應對北疆的戰事也夠用了。
劉備的動作也算迅速,半個月後便兌現了承諾,上表朝廷為林朝討來了官爵。
爵位方麵,林朝之前就已經是列侯,如今升無可升,劉備便將林朝的食邑增了兩千戶,並之前的一千戶,共計三千戶。
這個賞賜不可謂不重,要知道如今的左將軍關羽,才不過剛剛滿千戶而已。
由於之前三州之戰的功勞不禁沒有封賞,反而遭到罷官,這次劉備便連之前的功勞一起算上了,增食邑兩千戶也在情理之中。
爵位林朝沒意見,但新的官職嘛……林朝接到任命之後當場就想再來一次辭官。
因為這個新官職,正是當朝三公的司徒!
三公本是人臣的終極夢想,林朝自然也不例外,可司徒這個職位……
林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聞,你世居中山腹地,初舉孝廉入仕……罪惡深重,天地不容……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