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內死氣沉沉,自從劉備和曹豹率敗兵退回郯城,城內士氣就一片低迷。
曹操興兵以來,徐州軍節節敗退,徐州六郡大半都為兵火肆虐。
因此一向支持陶謙的的徐州士族也多次向他表示了不滿,他們已經不相信陶謙能夠長久的保護他們的利益。
向袁術求援的文書,遲遲沒有得到回複,那些豪強大族們看陶謙的眼神逐漸不對了。
其實曹操伐徐州最大的破壞不是殺了十萬百姓,也不是讓陶謙心力憔悴不久去世,而是徐州的人才。
很多士族覺得陶謙無法保護他們,又不願與曹操合作。所以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舉家避亂荊揚,一時如過江之鯽。
諸葛亮、諸葛瑾自不必多說,另外還有張昭、張紘、嚴畯、步騭等等,這些人才大都便宜了東吳。讓一直窩在揚州的東吳以曲曲一州之地,吞並荊州,三分天下。
這種情況陶謙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他也沒有什麼辦法。
因為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曹操圍城那段時間,陶謙是日日殫精竭慮,生怕徐州城有人開門向曹軍投降。好在曹操屠戮無數,徐州上下百姓同仇敵愾,大族們不到萬不得已也決不願意與之合作。
向孔融和田楷求援的糜竺回來之後,知道會有援兵的陶謙迫不及待的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徐州人心這才稍稍安定了幾分。
糜家的興起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他們根基薄弱,若不緊緊的抱住陶謙的大腿,遲早被人吞的連骨頭都不剩。
我還能相信誰呢?陶謙在心裏喃喃自語。
糜竺告訴陶謙,此行還有個意外之喜,平原相劉備也願意率兵前來救援徐州。
陶謙驚喜過望,就是那個虎牢關前惡鬥呂布的三兄弟嗎?
他們有多少兵馬?
三千,或許五千。
不過都是精銳。糜竺很想為劉備說幾句好話。
陶謙擠出欣慰的神情,揮揮手讓糜竺下去休息。
陶謙並沒有把劉備也要來援的消息太放在眼裏,隻是對他抱以感激。
快要溺水的人,對每一根稻草都是感激的,隻不過一根稻草確實也派不上什麼用場。
虎牢關前的劉備確實是個英雄,可是區區幾千兵馬又能做什麼呢?
陶謙在心裏感念劉備的恩情,又遺憾劉備的弱小。
如果他有一兩萬部曲,就算隻有他一個人來救援徐州,也完全能夠度過這場危難吧。
哎!
陶謙命曹豹率徐州軍主力出城與田楷、孔融二人彙合的時候,城裏隻留下了幾千守備的兵馬,可謂是傾巢而出。
不得不留人啊,曹操奸詐,已經用調虎離山之計偷襲了兩座城池了。
此人用兵之道真不在昔年的張奐和皇甫規之下,可以與段熲較量一二。可他怎麼連段熲對羌族消滅屠殺式的做法,也學了個十成十。
我徐州百姓何辜?先受旱災,後遭人禍,人謀不臧,天降鞠凶。白骨黃泥,慘不忍睹啊。
陶謙對此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已經不求能夠戰勝曹操了,隻要能夠擊退他,還徐州一個安寧就夠了。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如潮水般的敗兵洶湧著湧入郯城,陶謙都絕望了。
加上援軍的幫助還不能擊敗曹操,徐州還有什麼指望?
袁術啊袁術,我奉你為盟主,你為何卻不敢出兵相助於我,你莫非連劉備都不如嗎?
陶謙兩眼無神,空洞洞的嘴唇下意識的自言自語。
晚上陶謙備下酒宴款待劉備,無詩不言,無禮不立。就算徐州城馬上要被破了,禮數也是不能缺的。
陶謙舉杯向劉備表示感謝,謝謝他在徐州危難之際敢率兵來援,這個恩情他陶恭祖記下了。隻是如今徐州危在旦夕,就算想要報答他,也隻能到下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