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糜竺和劉備走的近,但是他也沒有辦法阻攔陶謙的決定。隻是聽陶謙的語氣似乎隻是想給那些士族們一個說法,似乎還有轉圜的餘地。
“陶公,既如此,我願意走一趟琅琊。”糜竺趕緊搶上前來。
陶謙還沒有作聲,曹豹就叫囂著說,“子仲身為徐州別駕從事,怎麼能做這種傳話的事務呢?依我看,還是我來走一趟吧!”
若是糜竺到了琅琊,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說不定就把這事兒給糊弄過去了,這是曹豹萬萬不能容忍的。
好在徐州在座的文武也沒幾個人支持糜竺的提議,陶謙也不能公然為劉備放水。糜竺幹著急,也沒有什麼辦法。
“這是什麼話?子仲做這種事情不合適,你就合適了嗎?”陶謙半開玩笑的拒絕了曹豹的提議。這事兒要是處理不好,徐州的官員就要集體擁護曹豹了。
陳登很敏銳地察覺到了曹豹的意圖,或許劉備有對伏家動手的原因。可是一旦整個徐州的士族和官員都開始抵製他,這個原因的價值就存疑了。
就比如說事後劉備給出了伏家謀反的證據,即便是板上釘釘的證據,這些士族們也會因為對劉備的敵意而說這些證據都是偽造的。這種說法沒有原因,但是跟你有敵意的人會相信,簡直無解。
陶謙沉吟了一會兒,抬頭斬釘截鐵道,“公祐呢?就由他走一趟吧!”
孫乾約末二十七八歲,由鄭玄推薦給陶謙,雍容風議,素有才名。平日裏和徐州文化圈子裏的人走得很近,由他前往琅琊,徐州的官員不會反對。陶謙之所以選擇他,也是因為孫乾曾在公共場合稱讚過劉備救援徐州的義舉,起碼不會無端生事。
孫乾的性子很沉穩,他起身一禮,算是應下了陶謙這個有些分量的差事。
聽了陶謙的指派,曹豹想了想孫乾這個人,似乎他平日和士族走得比較近,這才點了點頭,算是勉強認可了這個人選。
收拾伏家沒費什麼波折,三下五除二,斬獲頗豐。
問題是怎麼憑借五百人在綿延十幾裏的山林中找到那幾百個賊寇呢?無異於大海撈針,田豫發了愁。
這群山賊也明白自己的實力,正麵交戰是怎麼也不可能贏的,幹脆棄了整日盤踞的山寨,鑽入茫茫山林裏想活活把劉備給拖走。
可如果就這樣放任,日後琅琊附近幾個縣肯定受到他們的瘋狂報複,鄉鄰百姓罵的是劉備,劉義遜不能接受。
山上山下全是鬱鬱蔥蔥的樹林,黑壓壓一片。風一吹,濤聲陣陣,好像每一棵樹木的後麵都有賊軍躲藏。
“還好,這片山林雜草不多,以林木為主,我軍如果攻上去,隱蔽起來比較方便。”望著廣袤的山林,劉義遜心裏發苦,嘴上卻半點不認輸。
田豫忍不住吐槽,“豈止,敵軍隱蔽起來也很方便。”
劉義遜麵上一滯,羞惱的瞪了他一眼。
劉義遜和田豫不敢分兵,隻能采用最笨的方法,一座山一座山的搜尋。這實在是個笨辦法,他們找了一上午,隻搜完了三個山頭。
劉義遜氣喘籲籲的坐在地上,“不找了,不找了,歇會兒。”
田豫身體素質比劉義遜要好的很多,腦門上也出了一層細汗。他安排好警戒之後下令士卒埋鍋造飯,開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