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鄭益恩(1 / 2)

“你先等會兒吧,”劉義遜忍不住打斷說,“比書法,誰呀?我嗎?”他用手指著自己的腦門,滿臉不可思議。

孫炎點頭,“如果你不願意去,我也可以替你,隻是我沒有把握能夠在比試中取勝。”

“還是你來吧,你可以的。”

劉義遜無語,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當初給關羽寫了份關於俘虜的處理辦法,當時那一筆字兒就把關羽惡心的不行。後來屢次寫信,也都是寫完之後自己念給別人,讓人再謄寫一遍,然後發出去。

劉義遜反正覺得自己的字兒挺好的,隻有一個缺點,不對,也不算缺點,就是防偷窺。

除了他自己沒有任何人能夠認出他寫的是什麼字,連醫生和護士之間的默契都沒有。

對於其他人的指點和議論,他自己是頗覺委屈的。

“這五經釋義是……?”

“就是從五經中隨機抽題,解釋意思,並闡述個人的理解。”

這題劉義遜熟啊,就分析句子成分,翻譯並闡述理解唄,沒啥難度。

“那第三道題是什麼?”

孫炎咽了口唾沫,似乎覺得自己承擔不了這麼大的責任,“第三道題是算數,如果由我來參加這個比試,一定會輸在這上麵。”

“嗨,我當什麼呢?”劉義遜滿不在乎,拍拍自己的胸膛,“不就是小學數學嗎?這一門包在我身上。”

劉義遜終於找到了一點希望,這時候的數學能有什麼呀?頂多就是加減乘除,求個麵積什麼的。到南北朝的祖衝之,π才被求到了小數點之後七位。

“叔然,你就瞧好了吧,看為兄我今天給你露一手。”劉義遜摟著孫炎的肩膀,信誓旦旦。

雖然不太相信劉義遜的話,可是孫炎還是把劉義遜引薦給了鄭玄的兒子鄭益。

鄭益(字益恩)和劉義遜差不多大的年紀,看起來卻比他成熟許多。沒辦法,人家爹是大儒,肯定是禮典傳家,詩書繼事,為人老成一點也是理所當然的。

鄭益雖是鄭玄的獨子,卻不見半點兒驕狂之氣,言語間客客氣氣的,一板一眼,劉義遜也難得的正經起來。

孫炎沒敢和鄭益說劉義遜的目的,隻是說他前來求學,一心想和同輩的青年俊才們交流一番。由於劉義遜對自己的數學水平非常自信,所以他要和孫炎一起參加這個比試。

鄭益這才知道為何孫炎強烈請求他把比試提前了,原來是因為這個人。看來此人頗為厲害,鄭益心想一定要把師兄弟們最厲害的幾個人都派出來,大家切磋切磋。

劉義遜不知道啊,還在那傻笑,以為憑自己初中一點半年級的數學水平,穩操勝券。

人來的很快,有個二三十位。彼此心裏都有數,知道自己努努力有希望的才會來此,否則也沒有必要自取其辱。

直到落座,劉義遜才看清楚,原來出題的人就是鄭益本人。這人口風挺緊啊,早知道就套套他的題了。

鄭益在上麵講一些場麵話,大意是向眾人解釋一下為什麼比試會提前,然後勉勵大家好好表現,友誼第一雲雲。

孫炎左邊坐著的人趁這空當,壓低聲音,嘲弄著說,“師兄,聽說這次是您主動提出要提前比試的。怎麼,是覺得這次有希望戰勝師弟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