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共產黨原基本修煉之十三:必須有較強的政治素質(2 / 2)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定的黨情和國情,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條件下建設國家,這就對如今的共產黨員提出了更高的政治素質要求。黨員領導於部尤為關鍵, 他們能否有堅定的政治信念,能否有清醒的頭腦,對於黨 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政策是否有充分的自覺堅持性,從而也決定了他們能否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共產黨員是否具備這樣的素質,不僅關係到自身發展的前途和空間的大小,也直接關係到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能否正確貫徹,黨 的基層政權能否穩固的問題。

二、共產黨員政治素質的構成

(一)理論水平

理論水平是共產黨員政治素質的基礎。江澤民同誌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市周年座談會上指出:“無論對黨還 是對黨的幹部來說,理論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 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世紀,能否精通並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就成為衡量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

(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

共產黨員中有相當一部分處在國家政權體係的重要位置,由於擁有一定的權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如何運用權 力,同時也涉及如何對待自身的地位和利益的問題。對領導幹部來說,打牢思想政治基礎,築嚴思想政治防線,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權力觀就是人們在對權利問題上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態度,對於共產黨員來說,權力觀是其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由於掌權者的階級背景,社會閱曆,價值偏向的不同,對權利的看法和態度也必然存在差異甚至是尖銳的對立。在我國,權力觀正確與否不僅關係到個人的成長進步,而且影響黨風政風建設,關係到個人與組織的關係如何處理,關係到個人與群眾的關係如何處理,關係到個人與親屬以及身邊人的關係這樣一些具體問題。整個黨員幹部隊伍對職務的認識問題,則涉及到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黨的性質和宗旨問題。

利益觀是人們如何處理現實生活中各種利益關係的總的觀點和看法,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表現,是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集中反映。

(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清醒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正確與否, 是關係黨和國家興衰成敗的頭等大事,也是檢驗一個領導幹部政治上強不強的根本標準,檢驗一個領導幹部夠不夠格、稱不稱職的重要尺度。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其核心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我們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因此,共產黨員要堅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指引的方 向,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我們要站穩的政 治立場,就是黨和人民的立場。共產黨員應當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小集團 的立場上、個人的立場上。當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出台的時候,要及時、準確、深刻地領會上級意圖和重要部署,認真學習,積極思考,提出符合本單位情況的貫徹意見,並預測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強工作的預見 性和準確性。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站在維護中央的領導權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麵貫徹落實的政治高 度,充分認識本地區、本部門在黨和國家的組織體係中的 基礎地位和自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帶頭認真學習、宣傳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上級的決議,首先保持在思想上與中央的一致,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從而在行動 上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進而保證黨的路線和中央的決策順利地貫徹執行。領導本地區人民堅定不移地走建設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四)依法行政意識

長期的封建社會留給我們的思想文化遺產中,缺乏民主法製觀念,官本位和等級製的陳規陋習還是存在的。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政治任務。 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 起來, 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在於堅持黨的 領導。 黨代表工人階級實施政治領導, 是人民當家作主和 依法治國的政治保證。依法治國, 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 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 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製度化、法製化, 使這種製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 變, 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黨員幹部要 不斷提高民主執政、科學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

思考題:

1. 共產黨員的政治素質包括哪些方麵?

2. 共產黨員的政治素質的重要性是什麼?

3. 共產黨員怎樣提高其政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