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聯係實際,是黨一貫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是黨具有旺盛創造力的關鍵所在。理論聯係實際,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一個特有的優勢,也是一個好的作風。堅持理論聯係實際,使我們加強和改進理論學習必須解決 好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一條重要方針。 堅持黨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就是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又要聯係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在新的實踐中堅持、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毛澤東同誌早就說過:所謂學風,不但是 學校的學風,而且是全黨的學風。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於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 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誌的工作態度問題。”學習是多方麵的,首先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關鍵是要掌握其 理論實質,善於把其基本原理運用於社會主義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並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勇於創新。不能搞教條主義,不能拘泥於一些具體的論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會主義實踐的每一次曆史性飛躍,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進行理論創新的結果。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要結合改革和建設的實 踐,在創新中堅持、豐富和發展。十六大報告總結的13年基本經驗中,第一條就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江澤民同誌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 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穰生機的源泉。世界在變化,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 建設在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發展,迫切要求我們 黨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借鑒當 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 新榻括。隻有這樣,黨的思想理論才能引導和鼓舞全黨和 全國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實踐基 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 推動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創 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 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我們要堅持在實踐中 發展馬克思主義,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學深學透,把馬 克思主義的真理用好用活。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的 學習和運用,不能搞照搬照抄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中 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極端複雜性和艱巨 性。要指導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不能背誦馬克思主義的詞句,也不能照搬別國的模式,隻能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總結實踐經 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新的理論創造。
黨的優良作風是一完整的、有機的整體,其核心問題是黨與群眾的關係問題。黨的理論聯係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艱苦奮鬥等作風,都是圍繞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 聯係開展的。
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的 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 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這是極為重要的政治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政治要求,既總結了我們黨八十餘年奮鬥的基本經驗,體現了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建設社會主義規律的深刻認識,也反映了我們對世界其他政黨興衰規律的思考。全黨同誌 定要牢牢把握這 政治觀點和政治要求, 不斷提高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任何政黨,如果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將最終失去政權。我們必須警鍾長鳴, 始終把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當作第一位的政治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