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思想問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共產黨員要做廉潔自律的楷模, 做精神文明建設的帶頭人,必須克服對廉潔自律問題存有 的片麵認識和心理障礙,解決影響黨風廉政建設質量的深層次問題。
首先,要克服“信心不足”情緒,正確看待廉政建設形勢。現在有些同誌一談起反腐倡廉、端正黨風問題,總是搖頭擺手發感歎,認為腐敗現象已成“頑症”,難以糾正,並把這種看法作為放鬆對自己要求的理由。這種情緒必須糾正。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對任何事物都要用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分析,對廉政建設形勢亦如此。 改革開放這些年來, 一些消極腐敗現象確實在黨內滋長蔓延。但是,我們同時又必須清醒地看到,黨風廉政 建設的主流是好的。 黨中央懲治腐敗的決心和態度是堅定和認真的, 從來沒有動搖、 退縮過;懲治腐敗的力度也在 逐步加大, 成效明顯。 還要看到,人民群眾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黨中央采取的反腐倡廉措施,得到了廣大人民群 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群眾參與反腐敗的熱情越來越高。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黨風廉政建設既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 也具有消除腐敗的基礎和有利條件。我們既要看到 腐敗現象嚴重性的一麵, 更要看到黨和人民群眾同腐敗現象作鬥爭堅定性的一麵,這樣才能通觀全局,認清主流,把信心建立在科學的認識基礎上。
其次,要克服 橫攀豎比” 心理, 強化率先正己意識。 有的黨員幹部廉潔自律的勁頭不大,其障礙就在於存 有攀比心理,認為與周圍相比,自己已經不錯了。應該說,“比較” 是人們的習慣心理,本身無可非議, 關鍵是 比的方法是否正確, 與誰比, 比什麼。 我們每個黨員幹部 應該以英模人物為 “參照係”,率先垂範從自身正起。多用共產黨員的標準來比比自己, 看看與黨和人民的要求還 有多大差距;多與駐偏遠艱苦地區的官兵比,為自己現在 的生活條件而知足;多與自己的過去比,看看今天在工作學習上、 人品道德上是否有進步。隻有這樣,才能比出不足,比出動力,比出廉潔自律的責任感、緊迫感。
第三,要克服“小節無害”思想,把好防微杜漸關。 有的人在廉潔自律問題上還存有這樣一種心理:隻要“不出大格”,適當利用工作之便“沾一點”、撈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種低標準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因為,事物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今天撈一 點,明天就想撈更多,到了一定程度,就欲整難填了。像王寶森、胡建學等腐敗分子,都不是一夜之間就變壞的, 也是由小到大一步步滑向泥潭的。所以,不要因為是小毛病,無傷大雅,就不注意改正;不要因為是小問題,群眾反映不大,就自己放縱自己。一定要以對黨的利益負責, 對自己的政治生命負責的態度,自覺堅持從嚴要求,從點滴做起。
二、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思想問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共產黨員要做廉潔自律的楷模, 做精神文明建設的帶頭人,必須克服對廉潔自律問題存有 的片麵認識和心理障礙,解決影響黨風廉政建設質量的深層次問題。
首先,要克服“信心不足”情緒,正確看待廉政建設形勢。現在有些同誌一談起反腐倡廉、端正黨風問題,總是搖頭擺手發感歎,認為腐敗現象已成“頑症”,難以糾正,並把這種看法作為放鬆對自己要求的理由。這種情緒必須糾正。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對任何事物都要用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分析,對廉政建設形勢亦如此。 改革開放這些年來, 一些消極腐敗現象確實在黨內滋長蔓延。但是,我們同時又必須清醒地看到,黨風廉政 建設的主流是好的。 黨中央懲治腐敗的決心和態度是堅定和認真的, 從來沒有動搖、 退縮過;懲治腐敗的力度也在 逐步加大, 成效明顯。 還要看到,人民群眾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黨中央采取的反腐倡廉措施,得到了廣大人民群 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群眾參與反腐敗的熱情越來越高。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黨風廉政建設既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 也具有消除腐敗的基礎和有利條件。我們既要看到 腐敗現象嚴重性的一麵, 更要看到黨和人民群眾同腐敗現象作鬥爭堅定性的一麵,這樣才能通觀全局,認清主流,把信心建立在科學的認識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