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實事求是中解放思想、統一思想
在我們黨的曆史上,1919年的“五四”運動帶來的思想解放,使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了中國,從此有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推動了延安的思想解放運動,衝破了王明的教條主義束縛,產生了毛澤東思想。粉碎“四人幫”以後,以鄧小平同誌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1978年前後推動了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促進了全黨的思想大解放,衝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恢複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87年黨的十三大前後關於“生產力標準”的大討論,破除了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式的理解和附加到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實現了全黨在發展生產力上的思想統一。1992年鄧小平同誌在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中,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再一次推動了全黨的思想大解放以及經濟和社會的大發展。1997
年黨的十五大前後,關於公有製實現形式的大討論,突破了公有製就是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單一所有製形式,實現了公有製實現形式的多樣化,掃清了國有企業產權製度改革的思想和理論障礙,促進了國有企業的發展。可以說,我們黨每前進一步,都是在實事求是中解放思想、統一思想的結果。
解放思想和統一思想是有機聯係、辯證統一、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也是在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中所必須要堅持的。隻有解放思想才能統一思想,隻有統一思想才能促進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統一思想的前提。客觀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要使自己的思想不落後於時代,要使自己的思想與客觀事物相符合,要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適應變化了的客觀情況,將我們的思想認識統一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上來,特別是統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來,使全黨和全國人
民齊心協力,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根本任務而努力奮鬥。統一思想是對解放思想的成果形成共識的必然要求。全黨的思想越解放,認識越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特點,思想就越容易統一。思想統一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成果就能為廣大幹部群眾所掌握,精神力量就能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堅持實事求是,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隨著時代進步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進行。這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堅持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本質要求。
(三)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的思想和意誌
麵對各種風險和考驗,我們黨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執政黨建設問題的認識,形成了反映時代要求的最新理論成果。集中的體現就是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先進性伺題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賦予了黨的先進性新的時代內涵。它特別強調從實踐的角度和動態的角度來看待黨的先進性,來判斷黨是否具有先進性以及先進程度之大小,判斷黨是否能夠鞏固執政地位和立於不敗之地。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曆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曆史前進中的作用。”過去受“左”的思想的影響,我們對先進性的理解,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麵性,即往往停留在性質層麵上,停留在靜態的、定性的分析上。這導致我們靜止地看問題,似乎判斷黨是不是先進,隻要看它的性質、成分、指導思想就行了。事實上,先進必然是針對“後進”而言。一個黨是不是先進,最終要看它的實際
活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黨的先進性問題,從而使黨的先進性的內涵更加豐富,更加全麵,更加科學。
從實踐的角度看黨的先進性,把保持黨的先進性看做動態的發展過程,歸根結底體現為黨能夠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黨要真正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把握曆史發展的規律,掌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落後於時代,對當今世界發展的大勢茫然無知,是談不上維護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即使在一個時期能夠追隨世界發展的潮流,要始終保持黨走在時代前列,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先進與落後相對而言。在一個時期是先進的,過一個時期後可能變成了落後的。這就給我們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這是一個曆史性的重大決策和曆史性的貢獻。要使這一指導思想成為全黨強大的理論武器和科學的行動指南,必須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的思想和意誌,這直接關係到保持黨的先進性和黨的事業繼往開來、與時俱
進。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係統的科學理論。在繼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基本問題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重點回答和解決“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曆史性課題為取向,著眼於在新形勢下堅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著眼於“建好黨”和“執好政”這兩大曆史使命,以“三個代表”的基本理念為核心,以一係列相互聯係的重要理論觀點為內容,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形成了新時期建黨執政的思想理論體係。正如胡錦濤同誌所說,這一重要思想,體現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涵蓋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麵,既統一於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麵,又統一於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