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科學的指導思想。一個政黨以什麼樣的思想理論作指導, 不僅關係著這個政黨的性質,也關係著這個政黨和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前途和命運。中國共產黨不僅很好地掌握了馬克思主義這一人類最先 進、最科學的思想理論,而且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創 造性地把這一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實現了兩次曆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80年以來,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所以才能夠認識和掌握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製定出符合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指出正確的鬥爭方向和達到目標的正確道路;才能站在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一切從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 為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服務, 成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政治代表,才能按照工人階級的麵貌建黨,使廣大黨員掌握工人階級的立場、觀點、方法,並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才能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克服資產階級思想、封建主義殘餘及其他非工人階級思想的影響,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政治本色。不論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的建設時期,我們黨所以能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自覺地用這個科學理論和先進思想武裝自己,教育群眾,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無以數計的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因此,可以毫不含糊地說,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最先進、最科學、最革命的理論,是黨保持先進性的理論基礎。
第三,崇高的革命宗旨。判斷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不僅要看它由 什麼人組成、為自己貼上什麼標簽,更要看它的根本宗旨是什麼,代 表什麼人的利益,為什麼人服務。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總是從根本宗旨上科學規定黨的先進性。《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的 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和本質特征,也是強調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根本依據。
(二)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是我們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的現實需要
我們黨在80多年的曆史中,一貫重視加強自身建設,保持自身 的先進性,因而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總能經受住各種 嚴峻考驗,不斷克服重重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當然,我們黨也有過挫折和教訓。我們黨之所以能從挫折中走出來,靠的是黨自身的戰鬥力和創造力,靠的是黨始終做到了“三個代表”,靠的是黨自身的先進性。能否保持黨的先進性,的確是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和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根本問題。尤其是在當前風雲變幻、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們黨麵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考驗。能否經受住新的嚴峻考驗,關鍵在於我們能否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第一,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才能經受執政地位的考驗。執政的考驗,對我們黨來說,已不是一個新的課題,從奪取全國勝利就開始了。當年,毛澤東曾用“進京趕考”來形容這種考驗。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們黨取得執政地位以後,獲得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條件,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甚至腐敗變質的危險。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商品經濟的條件下,這種危險會 更大,如果放鬆警惕,帶來的後果也會更嚴重。黨在執政前,異常嚴 酷的鬥爭環境、客觀條件和革命鬥爭,要求廣大黨員必須緊緊依靠群 眾,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係,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否則就無法在 白色恐怖下生存和發展;必須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和高度的組織紀律 性,否則就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因此,那時黨員的黨性觀念普遍比較強,先鋒模範作用比較突出。奪取全國政權後,黨成為執政黨,許多黨員走上領導崗位,掌握著一定的權力。這-方麵給黨員為人民服務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如果黨員能保持警覺,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一定會更好地造福於人民;另一方麵也使黨員麵對脫離群眾甚至腐敗變質的危險。黨員如果放鬆黨性鍛煉和修養,名利權位等私心雜念膨脹,就會削弱甚至失去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第二,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才能經受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改革開放,是黨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的重要內容,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改革 開放可以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給社會主義帶來生機和活力,但資本主 義腐朽沒落的東西也會趁機而人,侵蝕黨的肌體,毒化黨員的靈魂。 我國改革開放的曆史洪流,正在衝破舊體製、舊觀念、舊習慣,使廣大黨員的思想觀念、工作方法和行為習慣等方麵,麵臨著如何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現實考驗。如果我們放鬆黨性鍛煉和修養,不能保持 黨員的先進性,就可能在新環境和新考驗中迷失方向。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建設將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進行。這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個新特點,也是一個新課題。發展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必然引起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規範、精神狀態、生活方式 的深刻變化。這些變化的主流是積極的,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市場經濟是柄“雙刃劍”,難免為黨的建設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我們既要認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堅定地挺立在市場經濟的潮頭,以堅強的黨性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又要不斷增強黨性,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自覺抵製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
第三,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才能經受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考驗。社會主義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物而出現的,因此, 扼殺社會主義是西方資本主義夢寐以求的願望。它們在采取武力威脅、政治孤立、經濟封鎖等手段消滅社會主義的企圖失敗以後,變“硬對抗”為“軟進攻”,大肆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它們在前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得手後,已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和重點放在我國,企圖推翻我們黨的領導,從而把我國納入西方主導的世界資本主義體係。為此,它們利用各種宣傳媒介,通過多方麵的交流和活動,傳播和灌輸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人權和價值觀念,推行他們那一套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利用經濟和技術優勢,誘迫我們國家在政治上實行多元化、多黨製,在經濟上實行私有化。同時,培植、扶持、收買所謂的“持不同政見者”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國內搞資產階級 自由化的分子與國際敵對勢力遙相呼應,借機向黨發難。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的鬥爭將是長期的,能否取得反和平演變鬥爭的勝利,對於我們黨來說,的確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隻有加強黨性修養,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才能經受住和平演變和紛紜複雜的政治鬥爭的考驗,不至於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吃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