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黨的先進性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先導
先進性是工人階級政黨的本質體現,是工人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本質特征。我們黨成立80多年來,高度重視保持馬克思 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把它作為黨的建設的核心。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明確提出要“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 共產黨”。同時,創造性地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製定正確規範黨內政治生活、處理黨內關係的基本準則和具體製度,形成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密切聯係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成功地開創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麵的經驗和 教訓,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麵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任務,黨明確提出要“把我們黨建設成為有戰鬥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領導
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核心”,開創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黨高度重視黨的思想、組織、作風、製度建設,恢複和健全民主集中製,推進幹部隊伍和領導班子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建設,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製,強調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堅持不懈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解決了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黨的建設的一係列基本問題。黨以自己的先進性推進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同時,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偉大實踐中堅持和體現著黨的先進性。
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從社會發展和共產黨執政規律上提出了建設先進政黨的要求,為在新的曆史時期繼續保持先進性指明 了方向。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黨的建設,著眼於提高全黨的馬 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堅持不懈地抓好黨的思想建設;著眼於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層,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堅持不懈地抓好黨的組織建設;著眼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 係,堅持不懈地抓好黨的作風建設;著眼於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不懈地抓好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眼 於增強黨的活力和團結統一,健全民主集中製,堅持不懈地抓好黨的製度建設。近年來,黨內相繼出台的《黨內監督條例》、《黨內紀律處分條例》、《黨員民主權利保障條例》等等,有效地促進了黨的民主政治建設。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 設的決定》,是我們黨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後,中央深刻認識和準確 把握國際國內新形勢,為保持黨的先進性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決策。 這是我們黨站在時代前列、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又一項根本措施。可見,黨的先進性建設在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始終發揮著先導的作用。
二、黨的先進性建設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過程,是黨將自己的先進理論,通過實踐逐步實現出來,使之成為活生生現實的過程。同時,黨的先進性的實現過程是具體的、曆史的。在實現先進性的過程中,要通過不斷地將先進理論具體化為指導實踐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用以指導實踐工作,從而實現“三個代表”,最終推動曆史前進的目的。新形勢、新任務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 設的決定》明確指出,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本 質要求和根本途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自己選擇 的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發揮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特點和優勢,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是黨要善於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就必須加強黨對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這是民主政治建設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執政黨不僅要加強和重視人民民主製度的建設,使黨成為民主政治的領導力量。同時也要改善、提高黨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特別是黨的領導要體現在支持和組織人民當家作主方麵,人民當家作主是民主政治建設的本質要求,必須把民主政治建設落實到豐富和發展人民民主製度上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保障人民民主等基本權利。依法治國要求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實現國家政治生活運行的製度化、規範化。黨領導人民製定憲法和法律,黨也領導人民遵守、執行憲法和法律,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都要在法律的規範內活動。
(二)民主政治建設要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協調相適應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先進性”的要求推進黨的各項建設,充分體現“黨是 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的有機統一。作為完整的價值體係,它要求民主 政治建設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要遵循民主的一般規律,又要從中國 的客觀實際出發,遵循中國政治發展的特殊規律。我國當前最大的國 情是我們現在處於並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和經濟發 展是現代化建設的最重要的基礎。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在遵循民主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同時,還必須充分地把握社會主義初級 階段的客觀規律,從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穩步推進和發展中國的民 主政治,實現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受黨的先進性所決定,民主政治建設必須適應經濟建設的要求,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民主政治的原則、步驟、方式及方法不能脫離社會經濟水平而孤立存在。另外,也不能借口經濟建設的重要性而忽視民主政治建設,使民主政治過分落後於經濟建設的發展。黨要保持先進性,如果不能積極引導民主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性,就容易出現大量的社會問題,國家的政治生活就不能有效地為經濟建設服務。就會出現即使經濟建設搞上去了,最終也會因為權力濫用和獨斷專橫、腐敗滋長而葬送經濟建設的大好局麵。所以,黨要不僅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更要提高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積極穩妥地把握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有力的政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