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開中國市場,你有什麼具體的考慮嗎?”西賽對福特問道。
福特道:“是的,在特溫先生把中國人拒之門外的時候,我和我的同事們一直都在努力與中國人談判,並且取得了不少非常有益的合作意向。比如說,中國目前存在著嚴重的能源短缺現象,他們希望能夠從美國進口更多的煤炭。”
“嗯,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我們國家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國內的煤炭需求量又不大。如果能夠增加煤炭出口,應當能夠創造出不少新的就業崗位的。”西賽美滋滋地想著。
福特繼續說道:“還有,中國人對美國封存的幾個稀土礦非常感興趣,他們希望美國能夠重啟這些稀土礦,他們有意進口更多的稀土資源。”
“稀土?”一旁的總統政策顧問馬森瞪大了眼睛,“中國自己就是稀土大國,他們的稀土儲量比美國要多得多,為什麼要從美國進口稀土呢?”
“這是我們努力的結果。”福特得意地說道,“據我們了解,中國的稀土礦大多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區,稀土開發中的環境保護成本極高,導致他們的稀土價格居高不下。而我們的稀土礦處於荒蕪地帶,同時我們的機械化程度也比他們更高,稀土價格比他們低得多。通過向中國出口稀土,我們能夠有效地彌補對華貿易逆差。”
這一套說辭,其實都是林振華教給他的。作為一個曾經的憤青,林振華對於中國出口稀土一事一直都是耿耿於懷的。這幾年中國的外彙儲備不斷增加,稀土出口已經由過去為了創彙,變成純粹是盡國際義務了。
說稀土出口是盡國際義務,是因為中國從稀土出口中獲得的外彙收入與整個外貿的收入相比,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中國完全可以隨時中止稀土的出口。但是,稀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如果中國完全停止稀土出口,會使全球的某些產業都陷入原料短缺的困境。國際貿易是講究互通有無的,中國如果不顧其他國家的死活,強行停止稀土出口,無異於與其他國家公開翻臉,這在貿易中是不講信用的行為。
然而,世界上有稀土礦藏的國家並非隻有中國一個,美國也是一個稀土大國,隻是出於保護自身資源的考慮,美國早在10年前就停止了稀土礦的開采。如果能夠迫使美國恢複稀土開采,中國就可以減少在國際市場上的供應,甚至還可以從美國手裏購買稀土,來保障中國的使用。林振華一向認為,隻要是能夠從國外買到的資源,就不應當自己去開采,要先把人家的資源用完,再慢慢采自己的資源。
林振華甚至惡惡地想過,如果美國願意敞開口子賣稀土,那他就說服國家把這些稀土都吃下來,用混凝土封裝起來,沉到渤海底下去,就像有些網絡小說上說的日本人做過的事情一樣。
“這……”馬森欲言又止,他想不清楚自己是否應當反對向中國出口礦產資源的做法。與保護礦產資源相比,美國更需要的是平衡自己的貿易逆差,因為如果持續地保持高額逆差,總有一天美元會被全世界所拋棄的。
福特無視馬森的打岔,他滔滔不絕地說道:“我和漢華重工的林振華先生就此事進行過交流,他表示,如果美國願意重啟被封存的稀土礦,他旗下的漢華礦業公司可以提供投資。”
“還有什麼?”西賽繼續問道,他對福特的話越來越感興趣了。
福特道:“中國方麵一直希望我們能夠降低高技術出口的門檻,向中國轉讓一部分與軍事無關的高技術產品。這些產品,是符合特溫先生所說的特征的,它們代表了美國的實力。”
“這絕對不行,因為這樣會削弱美國的相對技術優勢。”馬森道。
福特又是一聲冷笑,說道:“各位,你們認為我們的對華高技術出口禁令真的有效嗎?我告訴你們吧,那就是一紙滑稽可笑的空文而已。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吧,你們有誰聽說過‘大推力電動振動試驗平台’這種東西?”
“我知道。”馬森說道,他是一個雜家,懂的東西還真不少,“這是用於驗證產品可靠性的實驗器材,尤其是可以用於測試運載火箭的可靠性,這屬於軍用和民用兼顧的高技術。”
“你說得很對,在我們的對華禁售產品清單中,便包括了9噸以上大推力電動振動平台這個項目。”福特說道。
馬森問道:“那又怎麼樣?為了阻止中國人開發出更高端的彈道導彈,這種禁售是必須的。”
福特道:“非常遺憾,馬森先生,你可知道,中國人早就已經突破了9噸平台的技術。在幾年前,美國的廠商就在從中國進口16噸推力的振動平台,這種平台是我們不能製造的。中國人自己使用的振動平台,是50噸推力的,這是全世界推力最大的振動平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在自欺欺人地向中國禁運9噸的平台,你們不覺得這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