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設計方案交給郭海智後,季鳴拿出畢生積蓄三千元,又找老爸老媽借了三十萬元,注冊成立藍星科技公司。
與此同時,他還用小號,在各大專業論壇裏煽風點火,引導輿論,否則高分子聚合物電池這件事,也不會傳播的這麼快。
時間不大,直播間在線人數便突破一千人了。
季鳴微微頷首,表示滿意。
畢竟這一千觀眾可都是新能源領域的專業人士,含金量遠高於普通直播間。
“各位觀眾下午好,我是季鳴。”稍稍坐直,季鳴開口道:“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想必大家也知道,最近我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也就是高分子聚合物電池。”
“和傳統電池相比,高分子聚合物電池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可比性,因為它們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實在太欺負人了。”
噗呲~
當季鳴講到這裏,許多觀眾直接就噴了。
“真夠大言不慚的。”
“就算是全新的技術,但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吹牛!這個大言不慚的華夏人在吹牛!我們鬆下集團的鈷酸鋰技術,從來不是吃素的!”
“可拉倒吧,就因為你這種頑固保守的家夥,鬆下電池才從全球第一幹到了全球第六,心裏難道沒點逼數?”
季鳴之前從來沒做過主播,此刻他看著彈幕飛起,同行互懟,謾罵,掐架,感覺還蠻有意思的。
嗯,要是罵戰再激烈點就好了。
另外,現在直播間裏已經湧入兩千人了,觀眾增長速度依然很快。
頓了一頓,季鳴繼續說道:“既然是技術授權與合作,那咱們就有必要先把遊戲規則講一講。”
“我隻是一個小人物,沒有錢也沒有勢力,即便掌握高分子聚合物電池技術,也沒辦法通過生產力將技術轉化為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
“所以藍星科技今後會以技術授權為主,廠家得到高分子聚合物電池的製造技術後,每製造一顆電池,就要向我支付相關的授權費。”
“另外,我還要糾正一個在行業內廣泛散播的傳言,說高分子聚合物電池在理論上,能夠做到1000能量密度。”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不負責任的,完全沒搞明白高分子聚合物電池的設計理念!”季鳴麵對鏡頭,一臉嚴肅說道。
“我就說嘛,1000能量密度也實在太嚇人了,怎麼可能!”
“現在量產電池能量密度就沒有突破200的,一下提高五倍?果然我們還是太天真了啊。”
“貝爾和橡樹嶺實驗室都做不出來,何況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工程師。”
“我覺得,高分子聚合物電池能做到400的話,季鳴就足以問鼎科技名人堂。”
“大膽猜測,能做到600!”
觀眾們議論紛紛,對於高分子聚合物電池能夠做到1000能量密度,絕大多數人是不信的,因為提升實在太多了。
但無論如何,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隻要有提升,就是巨大的進步。
比亞迪為什麼厲害?
還不是因為他們通過刀片技術,把本來能量密度隻有80的磷酸鐵鋰,一口氣提升到140!
要知道,與此同時,他們還把成本消減了百分之三十呢。
據說,很快比亞迪會推出成本比現在更低,能量密度卻能夠達到160和180的產品,這就是技術進步帶來質變,屌絲逆襲最典型的例子。
總之現在的電池供應商,都在圍繞100到200能量密度做文章,戰事頗為慘烈。
假設季鳴的高分子聚合物電池,能夠超越當前等級,達到400甚至500能量密度,對於全球新能源產業的衝擊,絕對是摧枯拉朽級別的,到時候一定會死很多人。
聲音稍顯深沉,季鳴用力說道:“所謂1000能量密度,完全是對高分子聚合物電池技術的侮辱!”
“我們的目標是,能量密度破5000!”
吃瓜觀眾:d(ŐдŐ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