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山勢往高處攀登,大鼓、古鍾、參天樹木、一梯梯的石階,看著沿途的風景,這幾個重慶妹子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我媽媽十分信佛,受她的影響,我也信。”李春梅說,“這次來遂寧,主要是祈福,首先祝願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全家人幸福平安。然後希望自己工作事業順順利利,年年都有新氣象。”

“早就聽說遂寧廣德寺了,隻是一直沒來過,借這個體驗機會我們特意報了祈福團。”成都的陳佐餘老人是《華西都市報》的老讀者,近日看了報上推介的“靜靜的遂寧”體驗活動,他和老伴便借這個機會來遂寧度國慶,除了賞遂寧靜美的景色之外,他們還帶著虔誠的心到千年佛教聖地廣德寺祈福,希望在讀小學的孫女今後學業有成。

賞聯:多少之間的深刻禪意

盡洗浮塵,靜心而歸。其實,在廣德、靈泉來來往往的人中,除了香客,還有慕名而來的接受觀音文化洗禮的人。成都市民盧全華是一名退休老幹部,在繁華的大都市裏居住了大半輩子的他喜歡四處旅遊,想尋找一處讓他靜心的地方。得知《華西都市報》征集“靜靜的遂寧”體驗者,為尋“靜”他動心了,和老伴一起報了名。

遊覽廣德寺後,盧全華對其感受深刻。盧全華說,在廣德寺內他看到較完好的宗教古建築,看到寺內招收學員,他感受到了遂寧對宗教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同時,隨著導遊的講解,盧全華也了解了廣德寺曆經千年滄桑的厚重宗教文化曆史。廣德寺彌勒殿“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你容他容對人忍讓應多容;開口便笑笑古笑今我笑爾笑凡事謙恭須一笑”的對聯中,上聯“忍”字少了一點,下聯“笑”字多了一點,聽完導遊的介紹:“重慶著名老中醫、書法家劉少林老先生的這副對聯告訴我們,為人做事無須計較太多,多一點少一點又何妨?簡單的對聯,深刻的禪意。”盧全華十分感慨,對遂寧的“靜”又多了一層理解。

在靈泉寺的山門前,來自成都的網友光明先生雙手合十,虔誠地朝拜。“修佛是修心,佛無處不在,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佛不是要我們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並不能代表本質的相同。佛是心靈打造的幻象,太過於執著外在,反而會迷失其中。心中有佛,便是與佛有緣。”光明先生表示,此次遂寧之行,一是感受遂寧深厚的觀音文化,二是尋找內心的寧靜。

尋景:愛上寺裏的古樸厚重

來自重慶的大學生體驗團進入此行的首個體驗點——皇家禪林廣德寺,這群陽光的大孩子看廣德寺的視角又不一樣。“到寺廟,我主要關注的是建築和文物,以及寺廟古樸的風景,它和其他景點的風格是不一樣的。”四川美術學院大三學生林耀恒說。

通過圓覺橋,進入廣德寺山門,來到聖旨牌坊前,一路笑鬧的同學們都安靜下來了。“一進入廣德寺,我就感覺到一種無法形容的氛圍,整個人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這也許就是佛教聖地廣德寺千年積澱的一種氣勢吧。”來自重慶師範大學的大一新生楊勝運說。

順著山勢往高處攀登,大鼓、古鍾、參天樹木、一梯梯的石階,看著沿途的風景,這幾個重慶妹子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我媽媽十分信佛,受她的影響,我也信。”李春梅說,“這次來遂寧,主要是祈福,首先祝願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全家人幸福平安。然後希望自己工作事業順順利利,年年都有新氣象。”

“早就聽說遂寧廣德寺了,隻是一直沒來過,借這個體驗機會我們特意報了祈福團。”成都的陳佐餘老人是《華西都市報》的老讀者,近日看了報上推介的“靜靜的遂寧”體驗活動,他和老伴便借這個機會來遂寧度國慶,除了賞遂寧靜美的景色之外,他們還帶著虔誠的心到千年佛教聖地廣德寺祈福,希望在讀小學的孫女今後學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