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摩在回憶裏(1 / 2)

像這樣的和他們同住了半年宿舍,除了有一次兩次也上了他們一點小當之外,我和他們終究沒有發生什麼密切一點的關係;後來似乎我的宿舍也換了,除了在課堂上相聚在一塊之外,見麵的機會更加少了。年假之後第二年的春天,我不曉為了什麼,突然離去了府中,改入了一個現在似乎也還沒有關門的教會學校。從此之後,一別十餘年,我和這兩位奇人——一個小孩,一個大人——終於沒有遇到的機會。雖則在異鄉飄泊的途中,也時常想起當日的舊事,但是終因為周圍環境的遷移激變,對這微風似的少年時候的回憶,也沒有多大的留戀。

民國十三四年——一九二三、四年——之交,我混跡在北京的軟紅塵裏;有一天風定日斜的午後,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鬆坡圖書館裏遇見了誌摩。仔細一看,他的頭,他的臉,還是同中學時候一樣發育得分外的大,而那矮小的身材卻不同了,非常之長大了,和他並立起來,簡直要比我高一二寸的樣子。

他的那種輕快磊落的態度,還是和孩時一樣,不過因為曆盡了歐美的遊程之故,無形中已經鍛煉成了一個長於社交的人了。笑起來的時候,可還是同十幾年前的那個頑皮小孩一色無二。

從這年後,和他就時時往來,差不多每禮拜要見好幾次麵。他的善於座談,敏於交際,長於吟詩的種種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個社交的中心。當時的文人學者,達官麗姝,以及中學時候的倒黴同學,不論長幼,不分貴賤,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時候,隻教經他用了他那種濁中帶清的洪亮的聲音,“喂,老×,今天怎麼樣?什麼什麼怎麼樣了?”的一問,你就自然會把一切的心事丟開,被他的那種快樂的光耀同化了過去。

正在這前後,和他一次談起了中學時候的事情,他卻突然的呆了一呆,張大了眼睛驚問我說:

“老李你還記得起記不起?他是死了哩!”

這所謂老李者,就是我在頭上寫過的那位頑皮大人,和他一道進中學的他的表哥哥。

其後他又去歐洲,去印度,交遊之廣,從中國的社交中心擴大而成為國際的。於是美麗宏博的詩句和清新絕俗的散文,也一年年的積多了起來。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之後,北京變了北平,當時的許多中間階級者就四散成了秋後的落葉。有些飛上了天去,成了要人,再也沒有見到的機會了,有些也竟安然地在牖下到了黃泉;更有些,不死不生,仍複在歧路上徘徊著,苦悶著,而終於尋不到出路。是在這一種狀態之下,有一天在上海的街頭,我又忽而遇見誌摩。

“喂,這幾年來你躲在什麼地方?”

兜頭的一喝,聽起來仍舊是他那一種洪亮快活的聲氣。在路上略談了片刻,一同到了他的寓裏坐了一會,他就拉我一道到了大賚公司的輪船碼頭。因為午前他剛接到了無線電報,詩人太戈爾回印度的船係定在午後五時左右靠岸,他是要上船去看看這老詩人的病狀的。

像這樣的和他們同住了半年宿舍,除了有一次兩次也上了他們一點小當之外,我和他們終究沒有發生什麼密切一點的關係;後來似乎我的宿舍也換了,除了在課堂上相聚在一塊之外,見麵的機會更加少了。年假之後第二年的春天,我不曉為了什麼,突然離去了府中,改入了一個現在似乎也還沒有關門的教會學校。從此之後,一別十餘年,我和這兩位奇人——一個小孩,一個大人——終於沒有遇到的機會。雖則在異鄉飄泊的途中,也時常想起當日的舊事,但是終因為周圍環境的遷移激變,對這微風似的少年時候的回憶,也沒有多大的留戀。

民國十三四年——一九二三、四年——之交,我混跡在北京的軟紅塵裏;有一天風定日斜的午後,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鬆坡圖書館裏遇見了誌摩。仔細一看,他的頭,他的臉,還是同中學時候一樣發育得分外的大,而那矮小的身材卻不同了,非常之長大了,和他並立起來,簡直要比我高一二寸的樣子。

他的那種輕快磊落的態度,還是和孩時一樣,不過因為曆盡了歐美的遊程之故,無形中已經鍛煉成了一個長於社交的人了。笑起來的時候,可還是同十幾年前的那個頑皮小孩一色無二。

從這年後,和他就時時往來,差不多每禮拜要見好幾次麵。他的善於座談,敏於交際,長於吟詩的種種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個社交的中心。當時的文人學者,達官麗姝,以及中學時候的倒黴同學,不論長幼,不分貴賤,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時候,隻教經他用了他那種濁中帶清的洪亮的聲音,“喂,老×,今天怎麼樣?什麼什麼怎麼樣了?”的一問,你就自然會把一切的心事丟開,被他的那種快樂的光耀同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