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普通士兵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標杆(1 / 3)

毛澤東在延安得知此事後心情十分沉痛,把警衛隊隊長古遠興叫到住處詳細詢問情況後嚴肅地說:“前線打仗,免不了是要死人的;但後方搞生產出了事故死人,是不應該的。”隨後,毛澤東作出三條指示:“第一,要把張思德身體洗幹淨,穿上新衣服,入殮前要派戰士給他站崗;第二,買一副棺材,運回延安;第三,要給他開個追悼會,我要參加,還要講話。”第二天,警衛人員把張思德的遺體抬到安塞當地的村子裏,毛澤東專門派車將遺體運回棗園安放。

1944年9月8日下午2點,在延安鳳凰山腳下的棗園操場上,張思德追悼會如期召開。主席台兩側擺滿了戰友們親手采集編製的花圈,中央懸掛著張思德的遺像和毛澤東親筆題寫的挽聯——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致敬。

毛澤東低頭默哀後緩步登台即興講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袖,如此鄭重地參加一位普通戰士的追悼會並致悼詞,這顯得異乎尋常。毛澤東邊講邊打著手勢。講到“張思德同誌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時,他就把兩手往下用力一壓;講到“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時,就把手掌卷成一個喇叭筒狀,放在嘴邊一吹……

在演講中,毛澤東說,中國共產黨“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這是毛澤東在公開場合第一次提出“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曆時半小時的講話,對為人民服務的意義闡述至詳。中央辦公廳秘書處速記室主任張樹德對演講的內容做了符號速記,之後又與其他聆聽演講的文秘人員參與了文稿的整理工作,整理成文後由主席秘書胡喬木呈毛澤東審閱。毛澤東看後,稍事斟酌,隨即在文章的上方一揮而就,“為人民服務”這5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便成了這篇著名講演的標題。

1944年9月21日,《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以新聞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報》一版發表。從此,“為人民服務”的聲音傳遍了延安,傳遍了陝甘寧邊區,傳遍了全國各解放區戰場,鼓舞著千百萬革命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奮鬥。而張思德的形象也成為了“為人民服務的代名詞,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麵精神旗幟。

1945年4月23日,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大開幕詞中首次使用了“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這一科學概念。在“為人民服務”前麵加上“全心全意”四個字,更進一步深化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內涵。

1949年10月1日,當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激動人心的時刻,人民群眾發自內心歡呼著“毛主席萬歲”時,毛澤東隨即喊出那句代表中國共產黨心聲的經典口號:“人民萬歲!”這裏他心中裝著勞苦大眾翻身解放的激動之情,和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意表露無遺。從此,“人民”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語,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毛澤東在延安得知此事後心情十分沉痛,把警衛隊隊長古遠興叫到住處詳細詢問情況後嚴肅地說:“前線打仗,免不了是要死人的;但後方搞生產出了事故死人,是不應該的。”隨後,毛澤東作出三條指示:“第一,要把張思德身體洗幹淨,穿上新衣服,入殮前要派戰士給他站崗;第二,買一副棺材,運回延安;第三,要給他開個追悼會,我要參加,還要講話。”第二天,警衛人員把張思德的遺體抬到安塞當地的村子裏,毛澤東專門派車將遺體運回棗園安放。

1944年9月8日下午2點,在延安鳳凰山腳下的棗園操場上,張思德追悼會如期召開。主席台兩側擺滿了戰友們親手采集編製的花圈,中央懸掛著張思德的遺像和毛澤東親筆題寫的挽聯——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