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呢?”
“我想,是他在伍家的第三代中,看到了希望吧?”
“哦。”
胡晨陽始終表現得很沉穩,這也讓徐玉中暗自讚歎。
有些話,點到為止。
胡晨陽問道:“伍家到底有多大的實力,我不是很清楚?”
其實,伍冬妮是給胡晨陽提到過一些人的,那些人,都算是伍家的關係網,但由於胡晨陽並沒有直接與其中的人有過多少接觸,對這個“網”,並沒有太多的認識。
徐玉中道:“所謂實力,有二種:一種是明的,還有一種是暗的。相對來說,伍家是有一些暗實力的。”
“哦。”
“我說的‘暗實力’,你懂吧?”
“跟老爺子有關?”
“對。伍老爺子生前是負責軍事情報的,說是軍事情報,其實也包括政治和經濟情報了。從戰爭年代直到‘文革’期間,這個情報係統都是掌握在**、周總理等少數幾個人手中的,主要是由周總理直接領導和指揮的。”
“哦。”
徐玉中想了一下,道:“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高麻子’,知道吧?”
“知道。”
“高麻子被定性為反黨集團,他的問題,不是在他下台後才發現的,而是揭露了他不少問題,才導致他完蛋的,也就是說,從建國初期,有些非常規手段,就用在政治鬥爭中了,明白了吧?”
“明白了。”
“還有一個例子:當年,就是在所謂‘四人幫’身邊,也是布置了‘眼線’的。”
“哦。”
盡管徐玉中的神態、語氣都很平緩,但胡晨陽內心還是受到了震動。“暗實力”,其實是有些可怕的。
沉默了一會,徐玉中道:“現在有一個問題:在四十歲左右這個年齡段,不光是伍家沒有人才,伍家在這個年齡段也沒有建立什麼人脈關係,可以說,出現了一個人脈斷層。”
“人脈斷層?”這還是一個很新鮮的提法,可能是徐玉中的發明。
徐玉中解釋道:“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五、六十歲這個年齡段,伍家在軍界有伍太行、伍延安,在政界有喬光榮,還算過得去;但是,接下來呢?四十歲左右的人,沒有人能頂上來,伍鋼是屬於這個年齡段的,現在還隻是個上校武官,顯然不能讓伍家滿意。”
“這樣啊?”
“恩,五年一屆,連任也就是二屆,可以說十年一代人,少了四十歲左右這一代人的人脈關係,對你們這一代是不利的,老的太老,小的太小,明白我的意思吧?”
“明白。”
“所以,需要補救。好在喬光榮為自己爭取到了五年時間,有這五年,他肯定會為你們這些人鋪路,同時,也會留心為你們在四十歲左右這一代人中間建立些人脈關係,同時,你們自己也要注意積累、發展一些人脈關係,尤其是要注意結交四十歲左右的這一代人。”
“明白了。”
“恩,從長遠來說,自己建立的關係,更靠得住。”
“是。”
“所以我想,喬光榮借‘林子棟事件’上位,算是爭取到了五年時間,這五年,我想,他不是為自己爭取的,是為伍家的第三代爭取的,就看誰爭氣了。”
胡晨陽聽明白了。
雖然喬光榮沒有明確伍家要扶持伍家第三代中的誰,徐玉中也沒有點明是誰,但,隻要“爭氣”,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