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協調指揮部”,就是在高速公路途經的每個縣區都設立“贛粵高速公路建設協調指揮部”,負責協調征地、拆遷、補償等事宜,一般由當地交通局長擔任總指揮,有的縣區為顯示重視,是由分管副縣長擔任總指揮,這次會議,通知是由“總指揮”參加,就來了不少分管副縣長甚至是縣長,胡晨陽也親自來了。
在這次會上,沿途各縣區都提了不少建議,總的意思就是幾點:一是要“多”,就是要多增加高速公路的出口,讓每個縣區至少有二處以上入口或出口,有的地方甚至提出最好是每個鄉鎮都搞一個出口;二是要“快”,等了這麼多年,盼了這麼多年,都盼著這條致富路早日開工,早日竣工;三是要“好”,確保工程質量,千萬不能象有的地方,通車沒多久就返工;四是要帶動當地人民致富,當地人民為建設高速公路,貢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園,在確保工期和質量的前提下,應該多考慮采用當地的施工隊伍,多使用當地的建材,多雇傭當地的民工,等等。
胡晨陽也發了言,不過他沒提什麼建議,而是大唱“高調”:新峽縣人民將認真落實省裏有關重點工程的優惠政策,牢固樹立發展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主動搞好協調服務,新峽人民要像當年支持紅軍打土豪一樣,支持高速公路建設大軍。凡是有利於高速公路建設的事,都要快辦、急辦、特辦,確保重點工程重點支持,切實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工程開工以後,新峽縣還將組織人向建設大軍提供後勤保障,優先供應最新鮮的瓜果蔬菜。
這是唯一一個不提要求、隻提奉獻的縣長,讓省交通廳官員聽了很是受用。
夏才生聽了嗬嗬笑道:“謝謝,謝謝,老區人民就是覺悟高啊!”
其它縣區的負責人聽了也覺得新鮮,覺得這個新峽的縣長思路跟別人不一樣,挺會“來事”。
在認真聽取了“協調總指揮”們的意見後,夏才生亮出了自己的幾個觀點:
第一,要建設質量一流的高速公路,必須全方位引入工程監理機製,省交通廳要牢牢地盯著監理部門,督促其忠實履行監理職責,確保工程質量。
第二,要杜絕“一流施工隊伍投標,二流施工隊伍進場,三流施工隊伍實際施工的”現象,與其這樣,不如將工程包給二流施工隊伍,讓二流施工隊伍紮紮實實創建一流工程。凡違規轉包者,一經查實,將列入黑名單,今後永遠不得參與贛源省的項目投標。
第三,公平、公正地考慮沿途縣市參與高速公路建設的急迫心情,讓他們分享改革成果和利益,盡可能地優先使用他們所能夠提供的合格的施工材料,如鋼材、水泥、砂石等。
第四、嚴禁施工單位拖欠民工工資,要求所有施工單位必須為施工人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
第五、沿途各縣區施工隊伍要正視自己的差距,更要迎頭趕上,積極參與競爭,把握難得的曆史機遇,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奮起直追,爭創一流!
這些觀點針對性很強,受到沿途各縣區的熱烈歡迎,對省內二流施工隊伍更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夏才生在贛源省建築行業內也是名聲大振,被稱為大膽、務實、敢講真話的交通廳長。
有人認為,夏才生的五點講話,也為他支持新峽縣的施工企業(其實就是羅威)中標找足了理由。
大家都在等著看競標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