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小佳其實已經悄悄打開了錄音筆。
小佳道:“爸,您是江浙過來的,你就是受吳文化影響的?”
俞澤民道:“恩,算是吧?晨陽,你接著說。”
“哎。”胡晨陽接著道,“那麼,我們贛源老表有什麼性格特征呢?我初步思考了一下,第一,贛源人溫良守矩,但缺乏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贛源曆史上受道家影響很深,道教比佛教還興盛,道家強調的清淨無為、不敢為天下先,對贛源人影響很深,贛源從來不缺少讀書人,贛源人會讀書,也會當官,但出不了帝王,最多出宰相、將軍,輔佐江山,成為所謂名臣、良將,文天祥、王安石算是代表。”
小佳由衷地道:“你總結得真好。”
俞澤民也道:“確實不錯。”
受此鼓舞,胡晨陽也有些興奮,道:“第二,贛源人不排外,但內耗嚴重。”
“對!”俞澤民道,“我要說句公道話:贛源的同誌確實不排外。”
胡晨陽道:“其實,贛源人的不排外,與內耗是一個問題的兩麵,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內耗嚴重,內部繃得很緊,難以平衡,甚至不願意妥協,怎麼辦?隻好借助外來勢力。說得難聽一點,寧願便宜了外來人,也不能讓對方得便宜。”
俞澤民嘿嘿一笑:“這是比較極端的情況。”
胡晨陽道:“我聽說,俞書記說過一句話,外來的同誌在贛源工作感覺很舒適?”
俞澤民嗬嗬一笑:“我是說過這句話,可沒有貶意哈。”
胡晨陽也笑:“我知道。”
俞小佳催促胡晨陽:“接著說,接著說。”
胡晨陽道:“第三個特點:贛源人有小聰明,缺乏大視野。曆史上,很多贛源人‘一個包袱一把傘,走遍全國當老板’,混得也還不錯,但真正成大氣候的卻沒有幾個。有個很典型的例子:70年代,國家最初是想把第二汽車製造廠放在我們贛源省的,結果,當時的省委領導人卻不同意,他擔心的是,一下增加幾十萬產業工人,每天要供應多少糧食和蔬菜?全省的物價都得抬高吧?結果,就因為打這樣的小算盤,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真讓人扼腕長歎!”
俞小佳也歎息:“啊?還有這種事啊?倒是便宜了鄂省了。”
胡晨陽道:“第四個特點:贛源人會讀書,但缺乏創造力……”
“第五,贛源人有強烈的官本位意識而缺乏市場經濟觀念……”
“第六,贛源人樸實熱情但缺乏勤奮刻苦的精神……”
後來,胡晨陽道:“我也要說句公道話:贛源人或許是偏於保守了一些,但偏偏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產生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無數人獻出了鮮血和生命,能說是保守麼?另一方麵呢,六十年代初,當全國都在浮誇糧食畝產多少多少萬斤的時候,贛源人又保守了,不好意思狂吹,結果,當有些省大量餓死人的時候,贛源省不但沒餓死人,還收容了幾十萬災民,贛源省人的保守,原來也很可貴……”
今晚的胡晨陽,或許是因為麵對俞澤民和俞小佳,很是有些亢奮,確實發揮得很好。
這些觀點,比他發給李德建的電子郵件,更豐富也更生動。
不光是俞澤民頻頻點頭,俞小佳眼裏,更是寫滿了傾慕,在她眼裏,胡晨陽是如此的精彩、鮮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