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黨校的日子(四)(1 / 3)

第四章 黨校的日子(四)

黨校學習一年,有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是必讀的,比如《*宣言》,《費爾巴哈論》等。!

為什麼要讀百年老書?四句話:著眼現實、服務現實、立足現實、指導現實。

除非專業理論工作者,領導幹部很少有時間讀馬列原著了,即使有心想讀,難度也很大,不掌握當時的政治文化背景,不了解一場政治論戰的來龍去脈,都很難真正理解原著的內涵。

輔導老師叫曹韻秋,她的課上起來有點特別,逐段誦讀,分析,解釋,在通讀中領會馬克思、恩格斯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文風。

曹老師給同學們朗宣言》原文時,如她的名字,很有些韻味,象是在讀一首詩,語調從容平緩而又充滿感情。

“一個幽靈,*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隻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製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革命麵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這些話,即使是重溫,依然很是震憾!

不要說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就是一個國家的無產者被動員起來、武裝起來,所產生的能量也足以推翻一個“舊世界”了,曆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曹老師說:“我們今天所讀到的《*宣言》,是從俄文翻譯過來的,上麵有‘消滅私有製’這句話,但是,德文的原意是‘揚棄私有製’,揚棄跟消滅是有很明顯的差異的,揚棄是一個哲學概念,涉及到保留、繼承、豐富和發展幾層含意。”

所以,嚴格地說,“消滅私有製”是蘇聯*人激進的提法,而不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而我們華夏*人,從一開始接受的就是“消滅私有製”的概念,且根深蒂固。或許,正是因為受“消滅私有製”這個提法的影響,我們才會在將土地分給農民沒幾年,又急急忙忙大搞農村合作化運動,把土地又收了回去。

《*宣言》中,把*員的先進性稱之為“勝過其餘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而許多*政權,正是因為喪失了先進性,才最終喪失了政權,也沒能逃過“曆史周期率”。

比如:蘇共在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在擁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最終卻在擁有2000萬黨員時喪失了*政權。

據說,宣言》有近百次,最終悟出了四個字:“階級鬥爭”。

今天我們*人人重宣言》,要從執政的標準來思考,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整合社會利益,促進社會和諧。

有同學說,讀馬列原著,有人輔導,跟沒人輔導,就如同旅遊中有導遊跟沒導遊,就是不一樣啊。

……

下午的課,又來了一位“牛人”,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周遠方,談對外宣傳工作,題目是《創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此人口才極好,他從政治環境、軍事環境,到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輿論環境說起,認為:國際社會對一個國家的評論,大部分是通過媒體表達的,並產生影響,這就叫“輿論環境”。

對這位周遠方,胡晨陽神交已久,此人被譽為“第一新聞官”,“政府公關總管”,還有個外號叫“百問不倒”。

周遠方認為:外宣領域,其實就是公共外交領域。

周遠方還認為:企業也是一個國家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他還舉了個例子,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家德國企業在我國的蘭州承建了一座橋梁,這也是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橋梁,80年過後,當年那個企業的後繼公司依然專門致函蘭州市政府,申明合同到期,還派來工程技術人員對大橋進行測查,並提出了維修建議。這家德國企業的誠信無疑使德國的形象大為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