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鄖南的新機遇(下)(2 / 2)

喬光榮道:“你們那個鄖南煙廠,既然已經關閉了,就不可能再恢複了,時機錯過了,那就無法挽回了,不要去操這個心,徒勞無功。”

“我明白。”

“汪定波這個人,我不看好他。雖然他是二汽出來的,你不要跟他扯上什麼關係。”

“知道了。”

喬光榮並沒有解釋他為什麼不看好汪定波,但他既然這樣“看”,就總有他的道理,這其中的道理,他讓胡晨陽自己去“悟”。

其實,有些道理,要從“結果”去悟,一個政治局委員,如果他答應了為一個煙廠爭取生存權而最終沒有爭取到,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鄖城的人,或許會怪他不肯幫忙,以胡晨陽的揣測,汪定波肯定是想過要幫的,隻是,沒幫上而已。

回到客廳,胡晨陽道:“大家也累了一天,也不用陪我了,都早點回去休息吧。周書記、方縣長,你們兩個單身漢,晚走一點沒關係。”

聽胡晨陽這樣一說,幾個縣委常委和副縣長都起身告辭了。

房間裏,現在就剩下胡晨陽和周義文、方啟揚了,連王均都有意識地回避了。

胡晨陽道:“看了一天,鄖南縣的經濟發展,確實不容樂觀。”

周義文道:“是啊,這二天,我也了解了一下方方麵麵的情況,鄖南煙廠一關閉,工業產值減少二個多億,財政收入減少4000多萬,政fu發工資都成了問題,近一、二年內,還要請市財政幫助解決。”

胡晨陽道:“當務之急,是要尋找替代煙廠的支柱產業。”

方啟揚道:“鄖南縣還是有資源的,比如,石灰石資源就很豐富,有人測算過,如果搞一個年產200萬噸的水泥廠,可以生產100年以上。”

胡晨陽高興地道:“有資源就好,你們可以重點考慮水泥項目。”

周義文有點擔心:“水泥是汙染行業吧?市裏還要求我們關閉現有的水泥廠呢。”

胡晨陽道:“關閉現有的水泥廠,是因為它生產工藝落後,如果按照先進的生產工藝搞,水泥企業的汙染不算嚴重。”

“真的?”周義文看到了希望。

胡晨陽點點頭:“有一種水泥生產新工藝叫做旋窯式幹法水泥生產線,是國家提倡的環保新工藝,隻是,前期投入比較大,如果搞一個年產200萬噸左右規模的水泥廠,投資至少要三到五個億。”

“三到五個億啊?”周義文有點咋舌。

胡晨陽道:“想辦法招商引資吧,搞新工藝水泥廠,是大勢所趨,這一點不能動搖。”

周義文道:“啟揚,你牽頭搞個方案出來。”

方啟揚道:“好!”

……

黃一虎聽說胡市長來了鄖南縣,趕緊出了醫院趕到縣裏,請胡市長去金砂公司視察。

胡晨陽爽快地答應了。

在金砂公司,黃一虎特意請胡市長觀看掛在牆上的幾個金字牌匾:“重全同、守信用”,“納稅大戶”“文明單位”等,黃一虎道:“胡市長,請你看看,我年年都是鄖南縣的納稅大戶,每年交稅三、四百萬,我怎麼會故意去逃一點個人所得稅?”

胡晨陽拍拍黃一虎的肩膀,然後對大家道:“我聽說,黃總是個熱心腸,經常為縣裏的公益事業捐款,最近,黃總就做了一件善事,你們可能還不知情吧?最近,黃總在住院期間,得知有位農村來的病人得了直腸癌,經濟上比較困難,就主動找到醫院院長,表示要捐款給這位病人。”

周義文道:“哎呀,活雷鋒啊!這事要好好宣傳。”

“是要好好宣傳。”胡晨陽道,“同時,我們的政fu部門,也要愛護企業家,善待企業家。”

黃一虎心裏暗道胡市長厲害,他就這麼把自己給範達模捐款的事公開化了,而且稱範達模是“農村來的病人”,以後什麼人想要拿捐款的事做文章,誰信哪?

不過,黃一虎也放心了,胡市長既然把他捐款的事公開了,就是準備讓範達模收下他的捐款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筆捐款值啊!

之後,黃一虎向市縣領導介紹了公司的發展現狀,表示很看好鄖城市未來的發展,準備再增加投入,在南沙洲再上一條生產線。

胡晨陽道:“黃總可以放心大膽地增加投入,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馬,丹江水庫加高,還有大量企業重建,都需要大量的鋼材、水泥和建材,鄖南縣的水泥和建材,都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大家要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讓鄖南縣成為真正的風水寶地、投資福地、發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