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跑項目(下)(2 / 2)

結果,兩人一塊去看望了唐際中教授。

前不久,省委關記去武大看望了唐際中教授,經過媒體報道,產生了很大影響,來采訪唐老的記者明顯增多,媒體、雜誌約稿也多了。武大請唐老主持張之洞研究課題,使得唐老的許多學生也聚集在了唐老的旗下,有的要研究張之洞在鄂省的“新政”,有的要研究張之洞的經濟思想,也有的要研究張之洞的教育思想,還有人要研究張之洞的軍事思想,總之,由於關記的倡導,在鄂省掀起了一股張之洞研究熱。

今天在餐桌上,柴省長還談到,鄂省文壇也在動,正在組織人創作反映張之洞的小說或者劇本。

今天晚上,唐際中家裏比以前熱鬧多了,不少學生都在唐老家。其中有幾個人,是胡晨陽當年在唐老家“蹭”曆史課時就認識的,如今,這些人有的是武大的講師,有的是副教授或者副研究員,誰也沒想到,當年那個唐老的“編外弟子”,竟然成了鄖城市長。還是武大的閑職教授。

胡晨陽把紅玉記介紹給唐老後,唐老道:“鄖城是個好地方,發展得不錯。我看你們二位有點‘夫妻相’,珠聯璧合。”

紅玉記笑道:“謝謝唐老。”

胡晨陽道:“唐老,聽說,您現在帶領學生在研究張之洞?”

“對。”唐際中道,“這是關記給我出的題目,這個題目出的好,以前,我對張之洞也研究得不多。現在,越研究,越覺得此人也很厲害,要論發展經濟,他比曾國藩要強多了。”

胡晨陽點點頭,道:“關記說,應該重新評價張之洞的曆史地位。”

唐際中道:“這是應該的。我有一個觀點:鄂省對不起張之洞,武漢對不起張之洞。”

胡晨陽聽了。有些震動。再看看紅玉記。她受到的震動更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唐際中道,“研究近代華夏工業的發展,離不開二張,一個是張謇,另一個就是張之洞,長期以來。人們對張謇的評價很高,而對張之洞。要麼是有意忽略,要麼就妖魔化。甚至把他醜化為漢奸。”

大家都靜靜地聽著。

唐際中接著道:“張之洞在鄂省推廣新政,長達18年,成績斐然,修了漢陽鐵廠和瀘漢鐵路,尤其是鐵路,對整個鄂省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估量。清末,鄂省的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在全國處於前列,我們現在提什麼中部崛起,其實,早在張之洞時代,鄂省就崛起了,現在講中部崛起,那是因為中部落後了,衰敗了,被遺忘了,這也難怪,我們連張之洞都遺忘了,中部怎麼不會被遺忘呢?”

大家都思索著。

唐際中道:“現在,大家都在研究張之洞,這是件好事。張之洞以洋務實績名垂青史,而他的千秋功業,是在鄂省成就的,他成就了鄂省的輝煌,成就了‘大武漢’,鄂省也成就了他的輝煌,這是彼此的幸運。同樣,鄖城市對於你們二位主政者,也有同樣的啟示。”

胡晨陽和紅玉記都很是恭敬地道:“是”

……

回鄖城之前,胡晨陽再次來到劉家麟辦公室,向他彙報了柴副省長的態度。

胡晨陽道:“柴副省長說,西鄖高速早十年修都不過分。”

劉家麟笑道:“這可是旗幟鮮明地支持你們了。”

“是。”

劉家麟道:“你們在省裏造勢,也造得差不多了,你們先回去,齊副省長那裏,我會跟他談談,請他支持你們,這個人還要再看看。”

“好。”

……

回到市裏,胡晨陽又跟李祖繼聯係,把在省裏“造勢”的情況介紹了一下,李祖繼道:“我們省裏的決心也很大,省裏基本上定了,西鄖高速將作為今年交通建設的一條主線,年後,田省長就會親自帶隊去京城跑這個項目,爭取年內開工。”

胡晨陽道:“好,多聯係。”

……

幾天後,齊副省長主動給胡晨陽打來電話:“晨陽同誌,你知道,我從來沒反對過上西鄖高速。”

胡晨陽笑道:“那是肯定的,齊省長不但不反對,而且是大力支持我們上西鄖高速的。”

“行啦,你就別給我戴高帽子了,不過,我說晨陽啊,你們又是人大提案,又是政協提案,關記、長春省長都作了指示,搞得我壓力很大啊,再急,省裏總得做些準備工作,總得過了年再去京城跑項目?”

胡晨陽嘿嘿笑道:“好,那就等過了年再說。”

“哎,這就對了。過了年,我親自帶隊去跑。”

“謝謝齊省長。”

“不客氣,彼此多關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