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下)(2 / 2)

俞小佳的心情也很複雜,道:“爸,我要休假幾天,去媽媽那。”

“又去琴島?”俞澤民看了女兒一眼,開玩笑道:“是不是你媽媽在琴島那邊給你安排了相親啊?”

“不是啦。”俞小佳道,“要是相親能管用,我不早嫁人了?”

第二天,俞小佳回到琴島。

俞小佳的母親陸嵐是琴島大學的中文係教授,她住在學校的教師樓裏,早些年,外公、外婆都和母親住在一起,這幾年,二老先後辭世,家裏就剩下母親一人。不過,母親因為是教師,成天跟學生接觸,倒是不怎麼孤獨。

俞小佳把自己可能要做手術的事告訴了母親。

陸嵐很是吃驚:“出了這麼大的事,現在才說?”

俞小佳道:“別擔心啦,醫生說了,癌變的可能性不大,就是個腫塊吧?拿掉了就好了。”

陸嵐道:“你爸知道嗎?”

“我沒跟他說。他知道了,他又沒辦法,隻能交待下麵的人,他發一句話,要驚動多少人?搞不好全省人民都知道我俞小佳**出了問題。”

俞小佳住進了琴島大學附屬醫院,萬幸,腫瘤是良性的,確實是個小手術。

不過,按中醫的說法,即便是良性的腫瘤,也是“惡疾”,是一個很壞的信號,千萬大意不得。

這些天,俞小佳也確實是在堅持練“推雲掌”,有那麼點感覺了。

如果是在以前,俞小佳即便學了“推雲掌”,也未必就會好好練,但通過這次生病,她懂得了健康的可貴。

何況,胡晨陽還一再叮囑她好好練功呢。

這不但跟健康有關,也跟愛情有關了。

因為不久前的鄖城之行,俞小佳內心終於將胡晨陽視為自己的愛人,盡管她知道這將會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但這確實是她的真愛,而當胡晨陽為她流淚時,她也確信,晨陽是愛她的。

她不去想結果,真愛就好了。

傍晚,俞小佳獨自一人漫步在“五四廣場”。

在琴島,“五四廣場”的夜景最美,遠勝於胡晨陽向俞小佳推薦的山城夜景。

一個城市的廣場名稱,往往跟這個城市特殊的曆史相契合,如京城叫“**廣場”;洪都市叫“八一廣場”;而琴島的廣場,則叫“五四廣場”,這是因為,琴島市就是華夏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當年,陸嵐的曾祖父就在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門供職,參與了“巴黎和會”,終因外交失敗,激起全國人民聲討,於是,“五四運動”爆發了,北洋軍閥政府的當權者們也被釘上了曆史的恥辱柱。

其實,這裏麵也有一個複雜的過程,俞小佳聽母親說過,曾祖父曾經為自己辯解:他也是想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隻是,當時的國家積貧積弱,而執政者又太無恥。

對於曾祖父來說,當初加入北洋政府,也是想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事的,當然也想光宗耀祖,但最終卻是落得個悲哀的下場,是又一個典型的“求榮取辱”的例子。

“五四廣場”由市政廳廣場、中心廣場、海濱公園三部分組成,極富時代精神,集紀念性、集會、休閑、娛樂、遊覽、觀光於一體。整個景區的氛圍顯得寧靜典雅、舒適祥和,已成為新世紀琴島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尤其吸引遊人的,是廣場上那座大型雕塑:“五月的風”,這是一座鋼質雕塑,雕塑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寓意“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

俞小佳的小舅舅也是一位雕塑家,有次,俞小佳道:“小舅舅,你也是搞雕塑的,要是五月的風是你創作的,該多好啊,也算是為我們陸家洗涮那個啥了?”

小舅舅歎道:“我哪有那種政治靈感?”

言下之意,他認可的不是藝術,而是人家的“政治靈感”。

確實,小舅舅或許受家族影響,平時是不大關心政治,他的作品多以女性為主,大家笑他很“悶騷”。

每次站在“五月的風”雕塑下,俞小佳都覺得,這座雕塑真是太給力了,她永遠張揚著一種青春的激情與力量!

離“五四廣場”不遠的北側,就是琴島市政府大樓,或許不久之後,胡晨陽就會成為那座大樓裏的一號首長?

胡晨陽,你快點來吧!

感謝中友1104181817、教單於折箭的打賞和月票!

ps:感謝中友1104181817、教單於折箭的打賞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