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人駿比張謇早16年登科,但是張謇是狀元,商部頭等顧問,在以科舉功名論高低的社會,身為兩江總督位極人臣的帝國大員張人駿對張謇一直比較客氣。張謇太了解張人駿現在的心思,9月15日美國商務考察團就到了上海,上海灘可以說已經亂成一鍋粥,大清帝國在經曆了1872年、1883年兩次金融危機以及1903年的通商銀行擠兌風波後,正在麵臨一場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國際橡膠股價暴跌,兩江轄區內共計四千萬兩銀子投入到橡膠股票的炒作之中,大清帝國的上海金融中心成為股災的重災區,存放在上海錢莊中用於賠償《辛醜條約》給外國人的戰爭賠款的政府公款,已經在國際橡膠股價暴跌的過程之中全部蒸發了。錢莊破產,老板狂逃,以上海道台蔡乃煌為首的官員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張人駿作為兩江總督,眼睜睜看著不容有任何閃失的國有資金流入股市毫不阻攔,並且在股市暴跌之初也沒有及時果斷處理,看著錢莊的資金在風暴中完全蒸發了,9月27日就是交付賠款的最後日子,張人駿就是哭也哭不出二百萬兩銀子。

張謇太清楚這是歐洲人從1903年就開始布下的一場橡膠洗錢陰謀。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一個新鮮而又陌生的高科技走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那就是用橡膠製作汽車輪子。汽車的風行使得產商對橡膠的需求越來越大,歐洲的氣候製約了這種新型原料的生產,歐洲的商人們將目光投向了熱帶雨林氣候的東南亞。歐洲人在東南亞考察了一圈開始圈地,但是種植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當地華僑大多是因為生活所迫流浪到東南亞各地的,要想從這些流浪的商人手上募集資金難度比較大。而當時大清帝國的GDP超過英國,所以歐洲人就將目光轉移到了上海這個大清帝國的金融中心,一個可怕的橡膠騙局撒向了大清帝國稚嫩的金融中心。

1903年,猶太裔英國奸商、麥邊洋行的老板麥邊旗下的麥邊輪船公司,在長江航線的價格血戰之中敗在大清帝國大型航運標杆企業招商局手上,破產的麥邊洋行隻有將產業賣給日本人進行還債,經曆過1883年大清帝國股市瘋狂的麥邊,決定幹一票當年礦產股票造假上市的勾當來空手套白狼。對大清帝國投資者不懂股票卻盲目瘋狂的賭博心理非常了解的麥邊,決定利用帝國比較陌生的橡膠概念大做文章。1903年破產的麥邊當年就注冊成立了一個皮包公司——上海蘭格誌拓植公司,宣稱公司擁有橡膠園、采伐木材、開發石油等業務,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麥邊就在上海租了個辦公室開始推銷股票。上海人搞不懂什麼是橡膠,麥邊的股票根本就賣不出去,不過這個騙子商人很有耐心,一直貓在上海等待國際橡膠價格上揚。1908年世界金融中心英國倫敦橡膠價格每磅售價2先令,至1909年年底價格翻了五倍,漲至10先令,足足等了六年的麥邊再次在報紙上打廣告銷售股票,並且通過媒體鼓吹倫敦市場橡膠股票的瘋狂。短短幾個月,上海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40家橡膠公司,麥邊秘密召集這些歐美商人,將麵值100荷蘭盾(白銀六十兩)的橡膠股票提高價格出售,除了廣告宣傳以及新聞報道,麥邊等人還聯手上海灘的洋行,簽訂了洋行代售橡膠股票的協議。在1909年年底上海灘的洋行門口出現了各種“代客買賣各種橡皮股份”的牌子,麥邊甚至直接將蘭格誌拓植公司的股價抬高到920兩白銀的天價,15倍的暴漲讓整個上海灘沸騰了,蘭格誌拓植公司的門口出現夜夜排長隊等待麥邊增發股票的景象。到了1910年,元旦剛過,上海灘的中英文報紙更是報道倫敦市場橡膠價格上漲到12先令,短短幾天就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更加刺激了上海灘錢莊老板的心髒。

張人駿比張謇早16年登科,但是張謇是狀元,商部頭等顧問,在以科舉功名論高低的社會,身為兩江總督位極人臣的帝國大員張人駿對張謇一直比較客氣。張謇太了解張人駿現在的心思,9月15日美國商務考察團就到了上海,上海灘可以說已經亂成一鍋粥,大清帝國在經曆了1872年、1883年兩次金融危機以及1903年的通商銀行擠兌風波後,正在麵臨一場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國際橡膠股價暴跌,兩江轄區內共計四千萬兩銀子投入到橡膠股票的炒作之中,大清帝國的上海金融中心成為股災的重災區,存放在上海錢莊中用於賠償《辛醜條約》給外國人的戰爭賠款的政府公款,已經在國際橡膠股價暴跌的過程之中全部蒸發了。錢莊破產,老板狂逃,以上海道台蔡乃煌為首的官員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張人駿作為兩江總督,眼睜睜看著不容有任何閃失的國有資金流入股市毫不阻攔,並且在股市暴跌之初也沒有及時果斷處理,看著錢莊的資金在風暴中完全蒸發了,9月27日就是交付賠款的最後日子,張人駿就是哭也哭不出二百萬兩銀子。

張謇太清楚這是歐洲人從1903年就開始布下的一場橡膠洗錢陰謀。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一個新鮮而又陌生的高科技走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那就是用橡膠製作汽車輪子。汽車的風行使得產商對橡膠的需求越來越大,歐洲的氣候製約了這種新型原料的生產,歐洲的商人們將目光投向了熱帶雨林氣候的東南亞。歐洲人在東南亞考察了一圈開始圈地,但是種植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當地華僑大多是因為生活所迫流浪到東南亞各地的,要想從這些流浪的商人手上募集資金難度比較大。而當時大清帝國的GDP超過英國,所以歐洲人就將目光轉移到了上海這個大清帝國的金融中心,一個可怕的橡膠騙局撒向了大清帝國稚嫩的金融中心。

1903年,猶太裔英國奸商、麥邊洋行的老板麥邊旗下的麥邊輪船公司,在長江航線的價格血戰之中敗在大清帝國大型航運標杆企業招商局手上,破產的麥邊洋行隻有將產業賣給日本人進行還債,經曆過1883年大清帝國股市瘋狂的麥邊,決定幹一票當年礦產股票造假上市的勾當來空手套白狼。對大清帝國投資者不懂股票卻盲目瘋狂的賭博心理非常了解的麥邊,決定利用帝國比較陌生的橡膠概念大做文章。1903年破產的麥邊當年就注冊成立了一個皮包公司——上海蘭格誌拓植公司,宣稱公司擁有橡膠園、采伐木材、開發石油等業務,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麥邊就在上海租了個辦公室開始推銷股票。上海人搞不懂什麼是橡膠,麥邊的股票根本就賣不出去,不過這個騙子商人很有耐心,一直貓在上海等待國際橡膠價格上揚。1908年世界金融中心英國倫敦橡膠價格每磅售價2先令,至1909年年底價格翻了五倍,漲至10先令,足足等了六年的麥邊再次在報紙上打廣告銷售股票,並且通過媒體鼓吹倫敦市場橡膠股票的瘋狂。短短幾個月,上海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40家橡膠公司,麥邊秘密召集這些歐美商人,將麵值100荷蘭盾(白銀六十兩)的橡膠股票提高價格出售,除了廣告宣傳以及新聞報道,麥邊等人還聯手上海灘的洋行,簽訂了洋行代售橡膠股票的協議。在1909年年底上海灘的洋行門口出現了各種“代客買賣各種橡皮股份”的牌子,麥邊甚至直接將蘭格誌拓植公司的股價抬高到920兩白銀的天價,15倍的暴漲讓整個上海灘沸騰了,蘭格誌拓植公司的門口出現夜夜排長隊等待麥邊增發股票的景象。到了1910年,元旦剛過,上海灘的中英文報紙更是報道倫敦市場橡膠價格上漲到12先令,短短幾天就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更加刺激了上海灘錢莊老板的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