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八、初示身手
馬宇和弟弟馬禾、妹妹馬蘭搬到了張大善人的兩進四合院的後院。搬家很簡單,把為數不多的一些衣服、被褥和生活用品帶過來就可以了。馬宇和馬蘭分別住進了後院緊挨著的兩個小南屋。馬禾、馬蘭都想和馬宇住一個房間,馬宇沒同意,馬禾則和馬文住在西廂房的一個小屋子裏。
到了這裏,馬宇算是見識了真正的漢代家具,矮矮的床,矮矮的榻,還有屏風,每一個都古色古香的,放到後世肯定都是正經八百的古董,至少價值好幾百萬啊,在一線城市換套好房子,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後院雖然比前院小一些,但難得的是後院倉房旁邊有一口水井,全村總共就有兩口水井,張大善人家就獨占一口。
後院還有幾間多餘的空屋子,馬宇考慮準備作為庫房用於儲備物資。前院所有空餘的房間,馬宇都令人收拾出來,將張大善人家原有的座席、案幾都集中到這裏,準備用於議事、學習識字等等。
每天早上,馬宇都把馬文、馬禾、馬蘭叫起來,教他們學習他在後世學的一套少林長拳作為啟蒙,還學擒拿和摔跤。馬宇覺得長拳在戰場上也許沒有什麼大作用,但是可以鍛煉體力和增強膽力,擒拿和摔跤應該比較實用,在戰場上可能會用到。然後又在靖勇軍中推廣,要讓所有的隊員都掌握一些武術的基本功夫。沒想到,隊員們操練勁頭不大,學習武術個個都爭先恐後的,回到家裏還不忘練習幾遍。隊員們都說這是馬家拳,高勻還順口道:“學會馬家拳,令敵心膽寒。”
靠山村的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張大善人院子旁邊的小操場也給收拾出來了,並豎起來了一麵大旗,上麵三個大字“靖勇軍”,旁邊一麵旗子上寫忠義兩個大字。馬宇一邊檢查著木頭刀木頭槍的製作,對長短大小提出要求,一邊改進,很快隊員都就配齊了。弓箭的材料一時無法獲得,做多少算多少,剩下的隻好先做一些箭杆,其餘的暫時等待一下。同時對房屋的修繕進行了反複的檢查,對於村中有幾家住的草房實在是太破舊了,馬宇指定了幾個修繕好的房子,讓他們搬進去住,這樣的小事情馬宇就直接行使莊主的權力了。
三叔這邊率領村民的農田方麵倒是不用馬宇操心,都是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莊稼把式,還有二叔協調,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土地也很快就分配下去了,整個村子如同開鍋一般,人人都興高采烈的,老百姓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村裏村外如同過年一般慶祝了好幾天,大家對馬宇都是發自內心的佩服,認為隻要跟著馬宇,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為了能吸引人才,這些天,在馬宇的帶領下,靖勇軍將村裏的無主房子已打掃完畢,給村子裏的水井進行了維護,順便也將村子前後也徹底清掃了一遍,修建了幾個垃圾站,安排人集中打掃清理。最後在村東村西村中按後世的標準模樣,各自修建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並內帶擋格小門的公共廁所,整個村子煥然一新。
每隔一天的訓練是馬宇的工作重點,馬宇有時親自帶隊訓練,有時讓兩個隊長帶著訓練。經過幾次訓練,隊列已經很不錯了,現在主要是體能、以及刀法和弓箭的練習。為了強身健體,馬宇在訓練場的大楊樹下做了一個單杠,一個雙杠,又找來了幾塊廢舊的磨盤,綁在粗木棍上用於舉重練習。並要求每人每天至少要做五十個俯臥撐,然後逐漸的增長到一百個,單雙杠的引體向上和一些簡單的動作也分別提出了要求。每人都掌握了摔跤的基本要領,學會了少林長拳。
射箭方麵,主要由箭法好的張其教大家射箭,雖然大家都會一點,但是要射的準射的快就差多了,尤其是準頭方麵太差了。操練場大約長度也就是三十多米,張其水平最高,射十箭能中靶四次左右,其他隊員好的能中一兩箭,差的一箭都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