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九、擴軍整編(2 / 3)

這幾天馬宇要求所有人都盡快學會騎馬,要是掌握了騎馬,戰鬥力和機動力將是個非常大的提升。現在的馬鞍子已經較接近後世的高橋馬鞍了,結結實實的,但是比起後世的高橋馬鞍還是不足。這個時期還沒有馬鐙,馬宇暫時也不想讓這個冷兵器時代的重大發明提前出現,待自己具備可以組建騎兵的時候,再推出高橋馬鞍和馬鐙不遲。

馬宇基本沒有騎過馬,在後世的時候也就是在旅遊景點,花點兒錢由馬的主人牽著,坐在馬背上舒舒服服的溜達兩圈,根本就沒有什麼感覺。

馬宇坐在沒有馬鐙的馬背上慢慢走還可以,盡管再三注意還是經常摔下來,有時候好不容易跑了幾圈,一不留神還是摔下來了,幾天下來把馬宇摔的夠嗆,但是漸漸的也摸到了竅門,尤其是韁繩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時掌握好身體隨著馬的運動起伏變化,這都是騎馬的關鍵。這幾天騎馬訓練,把大家的大腿磨的都無法正常走路,痛的走路都一拐一拐的,而且還摔的鼻青臉腫的。

馬文取笑孫吉說:“你的腿要是這麼拐下去,以後娶婆姨的事恐怕都要被耽誤了。”

孫吉回應道:“你還說我呢,你也沒有好到哪裏去,拐的比我還嚴重呢。”

張其笑道:“去去去,小小年紀,就開始想婆姨啦。”

練習了好幾天,雙腿總算是逐漸適應騎馬了,關鍵是在馬背上保持平衡,這事兒還要加強練習。好在這三匹馬都較溫和,馬宇又每天組織大家交流經驗,十多天下來都基本掌握了騎馬的技巧。

馬宇每隔一天就檢查訓練情況,想到現在三國的混亂時代已經這麼長時間了,各路英雄都紛紛暫露頭角,馬宇心中有一種急迫的感覺,最關鍵的就是時間,三國時期的這些英雄個個都不一般,馬宇可不敢小覷。

很快靖勇軍的訓練就有了很大的起色,早上整齊的跑步聲,操場上陣陣喊殺聲,經常引來了村民的圍觀,也給了村民極大的信心,隊員們自己也感覺有了很大的提高。靖勇軍的行軍休息、布置明崗暗哨、攻守作戰、伏擊、偵查、偷襲、抓俘虜,撤退、包紮救護等等,以及單兵作戰、對練、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的相互配合著掩護進攻和撤退,尤其是弓箭手的配合,都演練的有模有樣的了。馬宇堅信,士兵的整體作戰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一兩個主將再厲害,也無法取代軍隊的整體實力,俗話說的好,好狗架不住群狼。主將的作用在於智謀上,也就是如何率領部隊多打勝仗消滅更多的敵人。

在後世,江湖上都說三國英雄中關羽、張飛這樣的武將是萬人敵,如何如何厲害。常言道,獨木難撐大廈,一樹不成森林,雖然有了萬人敵,劉備的敗仗仍然沒少打,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但僅依靠一兩個猛將是無法取得一場戰役勝利的。三國中的陸遜、周瑜並沒有直接衝鋒陷陣、上陣廝殺,照樣很厲害,是不。

經過了初次小戰後,靖勇軍名聲大振,馬宇又到周邊村莊進行了聯絡,將其收入靖勇軍的管轄範圍,並按照靠山村的模式進行改造。這些天陸續有人投軍,人數很快就達到了三百多人,空屋子基本住滿了,馬宇組織靖勇軍蓋了幾間實用的幹打壘的房子。馬宇將馬文、聰明且善於學習孫吉和踏實能吃苦的李登等十人抽調到出來組成自己的親兵隊伍,左隊和右隊都擴大到下轄十三個什長和副什長,含正副隊長,每隊有一百五十八人了。馬宇的靖勇軍達到了三百二十六人。有來投的村民也找來了郎中,木匠,教書先生,馬宇要求靖勇軍每天上午學文,下午習武,每天都要親自檢查學習的情況,隔三差五的還進行一下考試,並對考試優良的進行獎勵。

趙伍對部下狠道:“花費這麼多糧食請來的教書先生,不能浪費,都給我好好的學習,誰要是學不會,軍棍伺候。”隊員們聽了馬宇專門講了識字的重要性,倒是都抓緊學習,不敢落後。

士兵的突然增多,使得趙伍、高勻、張其、李柱等人在訓練和管理上忙的腳打後腦勺,馬宇專門把他們四個隊長召集到一起,利用了幾個晚上,給他們講解如何帶兵,如何管理士兵,如何體恤士兵等等;如何把士兵訓練的如同猛虎一般,攻擊要猛,撤退要快,在訓練中,要求將領應給士兵做出樣子,你什麼樣,你的士兵就什麼樣。在馬宇手把手的教導下,又經過幾次野外訓練和攻防演習,每日晚上馬宇結合白天的實際,親自給他們講解軍事知識,他們幾個逐漸的知道了怎麼帶兵,也逐漸學會了怎麼作戰。唯一令人鬱悶的是親兵來報,糧草日漸不足。這事把馬宇愁的異常鬧心,竟然失眠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