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晨報現在的這座大廈是團市委96年剛竣工的辦公樓,後來也不知何故,據說是因為風水不好,新上任的團市委書記毅然舍棄了這座大廈,又帶著團市委機關搬回了市委大院。
濱海晨報走向市場後,這座大廈就以資產的形式注入進來。
說是大廈,其實也不過12層,後來就漸漸淹沒在比比皆是動輒近30層的摩天大樓中。6樓,主要是總編、副總編、總編室等領導和機關部門的辦公樓層,新聞部在3樓,理論信息部、社會部、教育部等以及編輯中心,則分別分布在2、4、5、7、8、9樓,廣告、後勤、印務、工會等部門,還有報社的活動室、圖書館、會議室等,則零零散散分布在這座大廈的10樓以上。
跟黃澤名的會麵很是融洽,進入濱海晨報的事兒就這麼定了下來,事情順利得讓安在濤多少有些意外。而更讓他意外的是,黃澤名竟然提出讓他立即進入角sè,先去新聞部實習一段時間。至於手續,晚幾天辦都沒有關係。
站在總編室的門口,安在濤還沒來得及敲門,一個穿著米黃sè短袖襯衣的中年男子就推開門急匆匆地走了出來,看到安在濤,打量了他一眼,問道,“你是?”
“您好,我叫安在濤,燕山大學新聞係98屆畢業生,黃總編讓我來找總編室的趙主任報到。”安在濤麵上浮起一絲淡淡的微笑。
眼前這男子他當然識得,這便是他的前任,濱海晨報總編室主任趙策。此人為人圓滑,雖然沒有多少媒體人的個xìng風骨,但勝在處事八麵玲瓏,因而能在總編室主任的位子上一直幹了很多年。
“哦,你就是小安哪,好jīng幹的小夥子,我就是總編室主任趙策,你隨我來。”趙策好奇地又掃了安在濤一眼,又追問了一句,“你今年多大?”
“21.”簡短的回答,沒有拖泥帶水,麵子上的恭謹背後是一片淡淡的從容。
“哦?”趙策笑了笑,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心裏卻在想,21的小青年就這樣穩重成熟,隱隱還有一種飽經滄桑的氣質透shè出來,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可真是少見啊。
“你隨我來。”趙策臉上笑容一斂,鄭重其事地道,“小安,我們報社新聞部最近缺少人手,你是燕大的高材生,聽黃總說你還挺有文采的,這樣吧,你先去新聞部實習兩天再定崗咋樣?”
前世的這一幕,這一生再次上演,安在濤心裏從最初的感慨萬千到現在已經淡定自若。一切還是老樣子,因為是總編黃澤名引進來的大學生,趙策對安在濤很是客氣,並沒有擺什麼主任的架子。
“好,謝謝趙主任。”安在濤點點頭。
“走吧,我帶你去新聞部報道。”趙策帶頭向電梯行去。
3樓,走到樓層的最西頭,有一間大型的開放式辦公室,起碼300平米。中間用鋁合金隔斷隔開,一群男男女女各自坐在自己的電腦桌前趕稿子。
新聞部,可以說是報社的中樞神經係統,每rì的新聞報道都是從這裏炮製出爐,成員主要是記者,當然,也有幾個內勤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