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第726章【房山變天(完)】
第九卷第726章【房山變天(完)】
房山市官方的正麵回應,得到了媒體輿論在一定程度上的認可,在這個奧運會在即的關鍵時刻,媒體的關注度很容易就被轉移了出去。
但輿論不關注,不代表民間不關注,不代表上麵會不關注。8月4日,省委書記李大年和省長闞新民先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房山市委市政府認真進行自查自糾,認真查處違規問題。
這意味著剛剛搬進辦公新區不久的房山市黨政機關各部門,要再次盡快搬出,然後再以市場化的手段進行資產置換,所得收入彌補財政投入。
省裏的態度很堅決,哪怕是浪費了這筆公共投入,導致所謂的政務大廈閑置起來,也絕不允許房山市委市政府在這種超規格豪華的辦公場所裏“為人民服務”,因為這直接影響著黨政機關的形象。
據說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針對這個問題,闞新民省長憤怒地拍起了桌子,怒斥房山市一個處級局長的辦公室竟然比他這個省長的辦公室還要寬大豪華,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闞新民當然沒有去房山實地查看過,但網上關於這些的圖片太多,他從網上看到,心裏感覺非常憤怒。
而在作出這一決定的同時,省委就已經準備調整房山市委書記楊華了。如果說穆韜案發是一條導火索,那麼,房山政務大廈事件的爆發,則就是催化劑和明火。
無論如何,房山政務大廈的投入使用,是在楊華的主導下進行的,她難辭其咎。
早在2007年4月,中紀委等多部門就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清理工和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對近幾年來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進行一次全麵徹底的清理。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辦公室麵積“標準”,正部長級別的官員辦公室使用麵積不能超過54平方米,縣委書記不能超過20平方米。
但在房山政務大廈裏,一個縣處級幹部的辦公室就足足有30平米以上,楊華這個市委書記和黃曉峰這個市長,其新辦公室更是三間打通,不要說豪華的裝修和辦公設備了,單是麵積就超過70平米,比一般老百姓三口之家居住的房子麵積還大。
如此說說看,楊華和黃曉峰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下,還怎麼敢繼續留在政務大廈裏辦公?所謂的“自查自糾”,就是勒令他們搬出的最後通牒啊
所以,燕京奧運會開幕的當天,在楊華的主持下,房山市委召開緊急常委會,作出了立即搬離政務大廈和辦公新區,返回老辦公樓的集體決定。同時,決定在下個月對房山政務大廈和辦公新區進行捆綁式公開市場拍賣,所得收入全部納入市財政。
這幾天,楊華心急如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心神慌亂恐懼,同時也亂了分寸。穆韜案發,對她本來就有很大的衝擊,再加上政務大廈的事情,上麵對她的“看法”可想而知,未來等待著她的,還不一定是怎樣的暴風驟雨。
開完常委會的當晚,楊華心情落寞絕望地躲在辦公室裏撥通了安在濤的電話。她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沒有任何的食欲,也不想回家。這個時候,她什麼都不想幹,隻想跟安在濤說說話,說說她的恐懼和擔心,說說她的慌亂和心神無措。
接到楊華電話的時候,安在濤正在家裏陪著夏曉雪看奧運會的開幕式。孟菊、安雅芝母女仍然留在南洋陪著尚未滿月的劉彥母子(女)三人,安在濤因為中央召喚,不得不提前回國。
不過好在劉彥也準備在出了滿月後,就帶著孩子回國來與安在濤團聚。隻是安在濤自己也不能確定,他在燕京的日子還有多久,能不能等到劉彥的回來。
手機響起,安在濤拿起掃了一眼,見是楊華的電話,猶豫了一下,還是走到陽台上接了起來。
“……我想跟你說說話……”楊華的聲音裏帶出了幾分哭腔。
安在濤暗暗歎息一聲,柔聲道,“好。”
“……”楊華絮絮叨叨沒有任何條理和邏輯地說著一些亂七八糟的話,其中還不乏自怨自艾和牢騷滿腹,安在濤一直靜靜地聽著,沒有出言打斷她,任由她發泄著心中複雜而慌亂六神無主的情緒。
其實安在濤早已料定,穆韜案發,楊華肯定會受到衝擊,這是毫無疑問的。下一步,李大年和闞新民肯定會調整她,這個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至於有沒有後來的“房山政務大廈”的風波,其實都無關緊要。
結局早已注定,不過是過程複雜曲折一些罷了。
“你還是要調整好心態……事情已經出了,誰也改變不了,隻有麵對現實。你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不該啟用宋迎春弄的那個東西,我早就跟你說過多少次,這麼豪華的辦公樓,太紮眼了,肯定會引起老百姓的反彈……結果怎麼樣?弄到了網上,沸沸揚揚,得不償失……”
“當然,問題已經出了,再說這些也於事無補了。在這個時候,如果你心態亂了,自亂陣腳,對你將來更不好。楊華,我現在燕京,也幫不上你什麼忙……但你聽我一句勸,擺正心態以一顆平常心來麵對,至於這個位子,還是不要再抱多大指望了……”安在濤沒有跟她客套什麼,說話很直接。
“我知道。就是突然遇到這麼多事,我心裏亂糟糟的……”楊華幽幽一歎,“我也沒有想到,穆韜竟然會這樣。其實我真的沒有跟他走得太近,隻是一開始我……”
“你不用說了,我很明白。”安在濤輕輕道,幽深的眼眸透過陽台的窗戶望向了燈火絢爛的京城夜空,“人生就是如此,沒有一帆風順的,有些坎坷起伏也很正常。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靜靜做事,等著省裏的調整。我相信,最起碼你的級別會保住的,應該沒有問題。”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嗯,我知道了。”跟安在濤說了這一會話,楊華的心情也似乎就慢慢的舒緩平靜了下來,“你最近咋樣,奧運會期間,你應該能休息一段時間了……哎,要我說,你這個煤監局長不當也罷,這種崗位吃力不討好還到處得罪人,有機會的話,還是調調吧。”
“嗬嗬。”安在濤淡淡一笑,也沒有跟楊華說起自己的工作即將發生變動的事情。還沒有完全確定的事情,不要說楊華,就算是馬曉燕前天問起來,他也隻是含糊其辭沒有把話說死。
“哎……希望省裏能再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把政務大廈處理完,然後把這筆資金投入到免費醫療上……”楊華眼圈一紅,聲音變得極其飄渺輕柔,“你還在生我的氣嗎?”
“我從來就沒有生過你的氣,你不要多想。我們是兩個人,我有我的思路,你有你的想法,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能強求你按照我的節拍和節奏走路,這對你是不公平的。但時至今天,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房山的車改、醫改和信息公開,是完全對路的。這是將來的大方向。曆史和時代發展的潮流浩浩蕩蕩,誰都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