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
“全會全麵分析了形勢和任務特別是經濟形勢,強調我國總體形勢是好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金融業穩健運行,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積極應對挑戰。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國自己的事情辦好。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動科學發展,堅定信心、冷靜觀察,多管齊下、有效應對,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李大年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安在濤為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房山市委常委會上,房山市委書記黃曉峰主持開會,並帶頭學習全會公報精神。官場之人非常敏感,其實在集體學習之前,眾人就已經注意到了全會公報最後這一段並不起眼的“文字”。別看這隻是兩句簡單的陳述,但對於東山省官場的震動之大,無與倫比。
李大年從政治局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這無非說明了兩個結果:其一,李大年要調離高升,成為中央核心層領導;其二,東山省的經濟大省地位直線上升,否則東山省委書記怎麼可能成為政治局委員,能成為政治局委員的省部級幹部,一般是幾個直轄市的一把手和要害大省的省委書記。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則是安在濤的政治身份。按照慣例,副部級才有資格成為中央候補委員、省部級成為中央委員、受中央看重的省級幹部才能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由此來看,安在濤的職務任命雖然還是一個未知數,但黨內的政治待遇和身份實現了二級跳,這意味著什麼,就不需要再解釋什麼了。
李大年成為政治局委員,安在濤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這兩者之間,似乎有某種聯係。一些敏感的幹部甚至大膽地想到:中央會不會要調離省委書記李大年,而直接讓安在濤來主政東山?
不能不說,這種“猜測”是極其膽大的,其實細細一想,也是不太可能的。這一屆的中央領導層決策穩健,怎麼可能有如此激進的幹部調整。
最大的可能是,假如李大年調離,省長闞新民接任省委書記,而安在濤被中央任命為東山省省長。這種可能性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是最大的。
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省長闞新民不過才隻是中央委員,而安在濤卻是政治局候補委員,雖然沒有“等級區分”,但“差別”還是有一些的。
……
……
一時間,安在濤要來東山省當省長的小道消息又迅速傳播了開去,對於這個消息,最興奮的當然是馬曉燕和莊寧、古長陵等這些安在濤在房山培養起來的心腹幹部。隻是在眾人焦急地期盼下,安在濤還是遲遲沒有來東山上任。
李大年依舊主持東山省黨政大局,繼續主導推進東山省政治、社會、經濟的各項事業發展,最近更是按照中央精神,抓起了新農村建設,還專門在房山市召開了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會議,將房山市資河生態農業開發區作為了已經成功的典型樣板,將其經驗和做法向全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