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第736章【圖窮匕見】(3 / 3)

見安在濤又搞起了在房山的老一套,闞新民心裏不高興,但因為有張德福的“一封信”在前麵做鋪墊,他總不能公開反對張德福這個麵子上省委書記的意見。組織部長夏侯名旭心裏暗暗苦笑,知道安在濤這等於是在變相表態了,他既不願意支持闞新民,也不願意助長其他常委的囂張氣焰,他是在利用這種方式來樹立自己的權威。

會上,其他常委也不得不保持了沉默。隻有省委常委、天南市委書記麻明良心裏的不滿壓製不住,嘴角浮起了一絲冷笑。盡管中央有意讓安在濤接替,但畢竟還沒有成為名正言順的省委書記,而就算是安在濤日後當上了東山省委書記,在麻明良心裏,這麼一個年輕的資曆淺的同誌也該充分尊重老同誌的意見。

現在還沒有接替,就如此強硬,今後當了省委書記,哪裏還有他這種省裏老人的“活路”?

麻明良不高興地瞥了安在濤一眼,見眾人都不吭聲,就冷笑著輕輕道,“在濤同誌,省裏不比地方,你在房山市搞的那些幹部提拔機製改革,在省裏不合適。這些幹部擬任的都是省直各部門和地級市的黨政主要領導崗位,在要害部門和地市幹部的提拔任命上,必須要保證省委的絕對權威。廳級幹部,不比縣處級和科級,在基層,在縣處級和科級幹部的層麵,搞一搞試點是可以的,但在廳級幹部選拔的層麵上,我認為暫時還不能放開這個口子。”

“公開公示”不過是安在濤的一個手段,是他回避與闞新民、與麻明良這些人發生正麵衝突的一個權宜之計,並不是一定要搞什麼“幹部提拔製度改革”。

其實安在濤也很無奈。他沒有利益涉及其中,提拔誰都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他無論支持誰,都會相應地得罪一些人。支持闞新民,得罪其他常委;支持其他常委,但又會助長他們的“貪心”。況且,名額有限、位子有限,一共21個廳級崗位,各個常委強力推薦的人選加起來早已超過了30個。

對於這一點,省委其他常委也都洞若觀火。麻明良拿這個說事兒,顯然是趁機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緒,同時倚老賣老打壓一下在他看來已經漸漸強勢起來的“小安書記”。

眾人繼續保持沉默,冷眼旁觀。從本心裏來說,他們這些年齡大、資曆深、任職時間長的省部級領導,讓一個年輕的小字輩壓在自己頭上,心裏都有些不太舒服。而安在濤到任以後,又沒有出現眾人所希望看到的“謙卑”姿態,尤其是在此次幹部提拔的問題上,竟然誰的帳都不買,更是讓他們心裏不滿。

這個時候,麻明良這個省委常委裏資格最老的“老同誌”主動站出來發難,他們樂得看熱鬧。

說來說去,常委們爭得不是“位子”,也未必是非要將自己提出來的人選推上去,但這意味著他們今後在省委高層權力圈裏的話語權,誰都不想讓步。換言之,爭得就是一個麵子和話語權,麻明良此刻公開跟安在濤唱反調,“強調”得就是一個麵子,試圖以“打壓”安在濤的方式,換的日後的話語權。

“麻書記,隻是一個試點嘛,還遠遠談不上製度改革。”安在濤心裏冷笑著,沒有準備讓步。他早就知道這些老同誌心裏並不把自己這個年輕人和小字輩放在眼裏,這一次他讓步了,就還會有下一次。時間長了,他這個還沒有正式上任的省委書記就會被架空。

“正是因為同誌們這一次在幹部提拔的人選上出現強烈的爭議,按照張書記的重要指示,我們才不得不以這種方式,來吸納和聽取一下幹部群眾的意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嘛……在過去的**戰爭年代,我們黨依靠人民群眾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麻明良這次“發難”既然開了口,自然是要堅持到底了。他聽安在濤跟他講起了大道理,不由有些不耐地擺擺手道,“這些大道理我比在濤同誌清楚。不是說依靠人民群眾、擴大群眾監督是錯的,我的意思是說,在關鍵幹部的任命上,必須要強化省委的權威。所以,公示公開是可以的,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省委先確定下提拔的名單來,然後再公開。”

安在濤靜靜地望著麻明良,淡淡一笑道,“那麼,依麻書記的意見,我們該怎麼辦呢?繼續這麼喋喋不休地討論爭議下去?還是無限期地拖下去?”

“好吧,就我個人而言,我對這個名單沒有任何意見。我尊重大家的意見。”安在濤嘴角的笑容有些陰冷,他揚了揚手裏的名單,“有意見的是在座的各位同誌,尤其是麻書記……我還有些別的工作要做,大家繼續討論吧,什麼時候討論出一個結果來,我馬上簽字同意讓組織部進入組織任命程序。”

安在濤霍然起身,神色不悲不喜,向眾人輕輕點點頭,然後轉身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