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刀(1 / 3)

龍朔元年,連上炕都費勁的高宗居然還想上馬,上馬是因為他想上戰場練練身手。作為李唐後人,不到戰場上去砍翻幾個敵人,是人生的不完美。

原因是老將軍蘇定方滅了西突厥,激發了李治的萬丈雄心。他居然想玩一把模仿秀,學他老爸唐太宗李世民禦駕親征。心動就要行動,他正兒八經地點兵三十萬,準備水陸分道並進。讓高宗遺憾的是最後在滿朝文武和武則天的苦苦勸諫之下,沒有成行。

這件事讓高宗非常鬱悶:朕的一世英名就毀在這幫人手裏了。既然你們嫌我身體不行,不讓我動武,我就琢磨琢磨人事工作。

高宗決定加強一下幹部隊伍建設,他希望建設一支適應大唐改革與發展要求的,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精幹、高效、廉潔、穩定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本著這種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他一口氣提拔了十多位省部級幹部,這個做法放在其他朝代也無可厚非,然而按照大唐幹部管理條例,這完全是不靠譜的。

因為唐朝幹部的任免和使用權基本上都是由宰相掌握,而任命書是出自中書之手,隻需要報到“一把手”(皇帝)那裏簽個字蓋個章就可以頒布天下了。也就是說在官員的管理和使用上,宰相的決定往往比皇帝的聖旨還管用,宰相不推薦,皇帝也搞不清張三李四。

所以,皇帝親自破格提拔任用幹部的例子本來就是一件新鮮事,像高宗這樣完全撇開宰相,一口氣提拔十幾個人,更是前所未有。事後,高宗開了個常委會。會上,他把名單拿給各位常委(宰相)過目,大家齊聲高讚領導英明,領導水平就是高,全票通過。

可見這是一個團結奮進的班子,一個相互和稀泥的班子。在高宗提拔的這一撥人中,還是出了幾個人物的。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西台侍極上官儀、太子左中護郝處俊,他們後來都成為反對武後攬權的強勢人物。

對於高宗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朝臣們也很配合,並沒有聽到多少反對之聲。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挺武派”的“帶頭大哥”李義府。在李義府的使用問題上,朝臣們頗多爭議。

李義府到底是怎樣的人呢?歐陽修在《新唐書·奸臣傳》中讓李義府坐了第二把交椅。

李義府是由劉洎引薦進入官場的,劉洎算是一個光明磊落的純爺們,李義府卻是一個陰死人不償命的假把式。兩個不同類型的男人卻成為最好的朋友,甚至一度傳出緋聞,當時朝中就有人說他們之間有“基情”。

李義府是第一個提出廢後事宜的人,也是第一個鮮明表態支持武則天的朝官。李義府有文才,但同時也有一副流氓嘴臉。準確地說,他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李義府從不掩飾自己的本性,隨時隨地展露自己的流氓本色。一次他到大理寺監獄視察工作,發現在女子監獄裏收了個美少婦淳於氏,他也不管人家犯的什麼事,就硬要把人家從監獄裏麵撈了出來。

龍朔元年,連上炕都費勁的高宗居然還想上馬,上馬是因為他想上戰場練練身手。作為李唐後人,不到戰場上去砍翻幾個敵人,是人生的不完美。

原因是老將軍蘇定方滅了西突厥,激發了李治的萬丈雄心。他居然想玩一把模仿秀,學他老爸唐太宗李世民禦駕親征。心動就要行動,他正兒八經地點兵三十萬,準備水陸分道並進。讓高宗遺憾的是最後在滿朝文武和武則天的苦苦勸諫之下,沒有成行。

這件事讓高宗非常鬱悶:朕的一世英名就毀在這幫人手裏了。既然你們嫌我身體不行,不讓我動武,我就琢磨琢磨人事工作。

高宗決定加強一下幹部隊伍建設,他希望建設一支適應大唐改革與發展要求的,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精幹、高效、廉潔、穩定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本著這種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他一口氣提拔了十多位省部級幹部,這個做法放在其他朝代也無可厚非,然而按照大唐幹部管理條例,這完全是不靠譜的。

因為唐朝幹部的任免和使用權基本上都是由宰相掌握,而任命書是出自中書之手,隻需要報到“一把手”(皇帝)那裏簽個字蓋個章就可以頒布天下了。也就是說在官員的管理和使用上,宰相的決定往往比皇帝的聖旨還管用,宰相不推薦,皇帝也搞不清張三李四。

所以,皇帝親自破格提拔任用幹部的例子本來就是一件新鮮事,像高宗這樣完全撇開宰相,一口氣提拔十幾個人,更是前所未有。事後,高宗開了個常委會。會上,他把名單拿給各位常委(宰相)過目,大家齊聲高讚領導英明,領導水平就是高,全票通過。

可見這是一個團結奮進的班子,一個相互和稀泥的班子。在高宗提拔的這一撥人中,還是出了幾個人物的。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西台侍極上官儀、太子左中護郝處俊,他們後來都成為反對武後攬權的強勢人物。

對於高宗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朝臣們也很配合,並沒有聽到多少反對之聲。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挺武派”的“帶頭大哥”李義府。在李義府的使用問題上,朝臣們頗多爭議。

李義府到底是怎樣的人呢?歐陽修在《新唐書·奸臣傳》中讓李義府坐了第二把交椅。

李義府是由劉洎引薦進入官場的,劉洎算是一個光明磊落的純爺們,李義府卻是一個陰死人不償命的假把式。兩個不同類型的男人卻成為最好的朋友,甚至一度傳出緋聞,當時朝中就有人說他們之間有“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