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廁所,李斯每天都要去好幾次,李斯注意到了這隻老鼠。李斯望著它,它也用兩隻小眼睛回望李斯,眼神裏流露著驚恐不安。那副丟魂落魄的樣子,李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又一天,李斯因事到官府的倉庫裏去,見倉庫裏也有老鼠。此處的老鼠與廁中鼠有著巨大的反差,倉中鼠坐在高高的糧堆上麵,糧食多得吃不完,也沒有閑雜人員和野狗來打擾它們。個個吃得身體滾圓,毛色光滑,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態。

同樣是鼠輩,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境遇。老鼠的命運讓李斯悟出了許多人生真諦。

廁中鼠活得畏畏縮縮,窩窩囊囊,要進不進,要退不退,吃著臭不可當的糞便,還要擔心被人撲殺,被野狗撕咬……

倉中鼠卻可以生活在如山的粟米之中,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隻隻吃得腦滿腸肥,嬉戲著在米堆中快樂地交配,不必擔心有人撲殺,更不會有過路的野狗竄出來撕咬。

兩相比較,李斯不由得感慨萬分,喊出了他在這方曆史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詞:“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人與鼠的境遇是如此相似,每個人的能力生來是相差不大的。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夠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如果位高權重,自然尊貴優雅,如果地位卑下,被人呼來喝去,最起碼的人格尊嚴也會喪失。

兩種鼠的命運讓李斯明白了一個道理—“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李斯開始反省自己所走過的人生路。他那本來如荒原般死寂了二十多年的內心世界,一股熊熊的野火正以燎原之勢燃燒。他無法忍受自己如廁中鼠的命運,他要趁著年輕,努力做一隻富貴傍身、高高在上的倉中鼠,去實現一個人的人生終極目標。

他再也無法安於現狀,名利那頭怪獸已經在他的體內掀開獠牙,咆哮著發出號令。很多年後,他或許會感謝那兩隻同種不同命的老鼠,小小的老鼠成了自己的人生導師,在自己最迷茫的時刻,給自己指引了一條光明大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於是,李斯作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離開偏僻貧瘠的上蔡郡,到可以讓他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地方去。

李斯從彼時彼刻起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要改變自己卑賤的命運,無論是雄心還是野心,總之他要出人頭地。李斯辭掉了糧倉管理員的小吏職務,直奔蘭陵而去,蘭陵當時屬於楚國。而李斯並不是奔著楚國國君而去,他是奔著楚國一個叫荀況的人去的。荀子,名況,偉大的思想家,原是趙國人,曾在齊國擔任過祭酒職務,後來受到楚國春申君的賞識,做了蘭陵縣令。春申君被刺殺後,他從縣令的崗位上退了下來,一直居住在蘭陵。

荀子融合了儒、法、墨、道、名、陰陽各家學說,是戰國末期一位集各家學說之大成的學者。譚嗣同說:“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梁啟超也認為:“自秦漢以後,政治學術,皆出於荀子”。李斯拜蘭陵令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韓非是他的同門師弟。

這個廁所,李斯每天都要去好幾次,李斯注意到了這隻老鼠。李斯望著它,它也用兩隻小眼睛回望李斯,眼神裏流露著驚恐不安。那副丟魂落魄的樣子,李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又一天,李斯因事到官府的倉庫裏去,見倉庫裏也有老鼠。此處的老鼠與廁中鼠有著巨大的反差,倉中鼠坐在高高的糧堆上麵,糧食多得吃不完,也沒有閑雜人員和野狗來打擾它們。個個吃得身體滾圓,毛色光滑,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態。

同樣是鼠輩,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境遇。老鼠的命運讓李斯悟出了許多人生真諦。

廁中鼠活得畏畏縮縮,窩窩囊囊,要進不進,要退不退,吃著臭不可當的糞便,還要擔心被人撲殺,被野狗撕咬……

倉中鼠卻可以生活在如山的粟米之中,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隻隻吃得腦滿腸肥,嬉戲著在米堆中快樂地交配,不必擔心有人撲殺,更不會有過路的野狗竄出來撕咬。

兩相比較,李斯不由得感慨萬分,喊出了他在這方曆史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詞:“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人與鼠的境遇是如此相似,每個人的能力生來是相差不大的。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夠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如果位高權重,自然尊貴優雅,如果地位卑下,被人呼來喝去,最起碼的人格尊嚴也會喪失。

兩種鼠的命運讓李斯明白了一個道理—“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李斯開始反省自己所走過的人生路。他那本來如荒原般死寂了二十多年的內心世界,一股熊熊的野火正以燎原之勢燃燒。他無法忍受自己如廁中鼠的命運,他要趁著年輕,努力做一隻富貴傍身、高高在上的倉中鼠,去實現一個人的人生終極目標。

他再也無法安於現狀,名利那頭怪獸已經在他的體內掀開獠牙,咆哮著發出號令。很多年後,他或許會感謝那兩隻同種不同命的老鼠,小小的老鼠成了自己的人生導師,在自己最迷茫的時刻,給自己指引了一條光明大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於是,李斯作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離開偏僻貧瘠的上蔡郡,到可以讓他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地方去。

李斯從彼時彼刻起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要改變自己卑賤的命運,無論是雄心還是野心,總之他要出人頭地。李斯辭掉了糧倉管理員的小吏職務,直奔蘭陵而去,蘭陵當時屬於楚國。而李斯並不是奔著楚國國君而去,他是奔著楚國一個叫荀況的人去的。荀子,名況,偉大的思想家,原是趙國人,曾在齊國擔任過祭酒職務,後來受到楚國春申君的賞識,做了蘭陵縣令。春申君被刺殺後,他從縣令的崗位上退了下來,一直居住在蘭陵。

荀子融合了儒、法、墨、道、名、陰陽各家學說,是戰國末期一位集各家學說之大成的學者。譚嗣同說:“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梁啟超也認為:“自秦漢以後,政治學術,皆出於荀子”。李斯拜蘭陵令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韓非是他的同門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