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就是通過武裝對抗的手段,從現任政府手中奪取政權的過程。這雖然是一條帶著血腥的不歸路,但被逼到絕路的人根本就不會把血腥放在眼裏。
不過,陳勝是非常可愛的,因為他向看上去無比強大的秦國宣戰的出發點很簡單:我要富貴。造反不是為了獲得整個世界,隻是想富貴而已,這是一個典型的窮怕了的農民心態。
如果陳勝能吃飽穿暖,有一份體麵的工作,還有一個賢惠的妻子,他還會選擇這條不歸路嗎?也許會,因為他有鴻鵠之誌;也許不會,因為他實現了自己心中的“富貴”。
曆史沒有假設,我們也猜不透陳勝的心理,就此打住。
既然選擇了造反,那就得準備準備,找個造反的理由。
首先,尋找幫手。
一個人畢竟形單影隻,也許連隊伍中的兩名秦吏都搞不定,更別說舉旗造反了。於是,陳勝悄悄地找無話不談的吳廣商議,他對吳廣這樣說:“這兒離漁陽還有上千裏路程,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按期抵達漁陽了。去也是死,逃亡被抓回來也是死,大丈夫幹脆幹一番大事業,如何?”
“幹什麼大事業?”吳廣滿臉的茫然。
“造反。”
“行嗎?”被驚得一身冷汗的吳廣滿臉的疑問。
“當然行,老百姓對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聽說本該長子扶蘇繼位,結果卻被篡位的胡亥殺害了。還有一位名人叫項燕,曾是楚國名將,戰功卓著,又愛護士兵,很受人愛戴。我們可以以他們的名義號召天下人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
陳勝的膽略讓吳廣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自然舉雙手讚成造反大計。
當時,造大秦帝國的反,是一件很新鮮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概念,就連“混混”出身的劉邦也隻是落草為寇,暫時也沒想到要造反。
在陳勝眼裏,造反就是這般輕巧的事情,他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見,他真不是一般人。
其次,統一思想。
造反畢竟是一件事關身家性命的大事,為了有一個好的開端,確保把大家的思想完全統一到“共同造反”這一工作重點上來,陳勝和吳廣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造反有理營造強大的聲勢。
二人自導自演,開創了農民如何造反的先例,成為後世造反者學習和模仿的典範。首先吳廣用朱砂在一塊綢帕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大字,塞到漁民捕來的魚肚子裏。然後,買通一賣魚的,讓他把這條特俗的魚賣給幾個當兵的。於是,那張寫著“陳勝王”的綢帕便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了。當時的中國,還處於封建迷信很濃厚的氛圍中,一看到這東西,便認為這是天意。
為了進一步營造神秘氣憤,接下來還有更絕的。
在陳勝的指使下,吳廣每到晚上就神秘失蹤了,他不是被綁架,而是蹲在營地附近一座荒廟裏。到了半夜時分,便在寺廟旁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狸聲音,邊叫邊喊:“大楚興,陳勝王。”
造反就是通過武裝對抗的手段,從現任政府手中奪取政權的過程。這雖然是一條帶著血腥的不歸路,但被逼到絕路的人根本就不會把血腥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