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河狼 第四十四章 采籽奇遇(2)(1 / 3)

界河狼 第四十四章 采籽奇遇(2)

伴隨著紅鬆樹大麵積地減少,九十年代初期就三塊錢一斤了,不是公斤,是五百克的市斤,折合成公斤六塊多錢呢。物極必反,價格上幾乎是十年前的百倍,後悔當初不應該扔掉,存放到現在也是一筆錢啊。問題是,鬆樹籽這東西不太好儲存,得專門倉庫,必須得恒溫,否則冒油,冒油也就廢了。近兩年更貴,四十塊錢一斤你還買不到呢,托人買到多數也是癟子。物以稀為貴,買籽嗑的人這哪兒是嗑籽,純粹是吃錢呀。當年倒進了草甸子漚糞,如今快趕上金豆子的價了。鬆樹伐光,鬆籽自然絕了,別說山裏人難吃到鬆籽,山裏的動物吃到也很新鮮,在伐光的山坡上我就曾經看到,為爭奪一隻墜落下來的鬆塔,狗熊與孤豬發生了惡戰,孤豬的獠牙泛著一種瘮人的寒光,它衝過去頭猛地一甩,足能把狗熊的胸脯子給豁開。狗熊哪兒受過它的氣呀,大巴掌掄起來呼呼地生風,直打得孤豬蒙頭又轉向。我就納悶兒,孤豬挨打為什麼不跑呢?看明白了,是狗熊嘴上銜著一隻塔子,孤豬就衝著那隻塔子來的,為奪口福,挨兩巴掌它也寧肯忍了。不奪回來塔子是不會放棄的。

冤家路窄,好漢遇上了英雄,楚河漢界我心裏最清楚,塔子墜落到了棕熊的地盤,天經地義,該著它享受。狗熊霸道但這次卻仗義,它兩手捧著正準備品嚐,孤豬突然就衝殺到了麵前,孤豬這也是饞暈了腦袋,聞著香味就舍命不舍財了,非把那隻鬆塔奪過來不可。按照習慣,棕熊還手肯定得扔掉手裏的塔子,孤豬就會乘勢搶得塔子吞了。可是沒有想到,狗熊也乘了,不是過去進了包米地,摘一穗扔一穗,而是往嘴裏一填,顧不上咀嚼就開始了還擊,嘴上還叫著,“歐,歐……”顯得十萬分惱火的樣子,狗熊它這一“歐”叫,嘴裏的塔子就掉了,這一掉可就成全了孤豬,用文人的話說,煮熟了的鴨子竟然又飛了。見棕熊吃虧,我這個恨呀,跺著腳埋怨:笨娘養的,已經到嘴咋不快吞了?還“歐”什麼,就你這個笨樣,餓死也不屈呀,真真是“黑瞎子叫門——熊到家了”。

為爭奪鬆籽,猛獸都會拚命,相比之下兩條腿的人呢?為了采籽掙上一筆大錢,即便是喪生他也覺著值得。那可是錢啊,為了掙錢誰還憐惜命呢,為了掙大錢就得豁出命去,沒辦法,生活在底層,時時刻刻都是這麼想的。年年采籽,年年都會遇上不要命的主兒。六人所皆知,采鬆樹籽的工具大約分三種,一種棕繩,一種竹竿,另一種就是鐵製的腳紮子。腳紮子製做非常容易,使用還方便,二指寬的厚鐵板彎過來,一頭踩在腳底下,腳心處內側焊接著鋼尖,另一頭綁在穿了襯褲的腿上,外罩長褲,不反複細細端詳真就很難以發現。狩獵隊的炮手人人都必備,冰湖上走路不至於打滑,野豬來了,三步兩步就急爬到了樹上,采籽的時候就更受到了歡迎。但破壞性太強,采籽的人多,你爬我爬他也爬,爬來爬去,樹幹上就布滿了密密麻麻指頭粗的窟窿,鬆油子流出來像滿樹幹的淚水,後來林業局就禁止使用了,提倡用棕繩,統一購買,分發到戶,分文不收,無條件使用。用綜繩爬樹盡管安全,但非常麻煩,六十米長,比大拇指頭還粗,背在身上也真是不輕啊。

一手提著一個六米長的繩扣,爬一步甩一甩,再爬一步,再甩一甩,比蝸牛還慢,再加上腰繩,弄不好就互相糾纏在了一起,爬不到頂端兩臂就酸了,得不償失,事倍功半。於是大夥兒就選擇了竹竿。竹杆也是統一去購買,采購來的竹竿質量都是上乘,要不怎麼說林業局那些年非常有錢呢,財大氣粗,花錢如流水,別說竹竿、大繩、工作服了,裝鬆塔的麻袋也不用你自個兒花錢操心,有國家調撥,分發到各戶,用多少隨便,不記賬也不交押金,扔到了山上也沒有人知道,更不用說追究和懲罰了,大鍋飯嘛,大手大腳大大咧咧,要不怎麼叫“林大頭”呢。公家的東西,逮著了就糟蹋,誰也不覺著心疼,體製如果再不實施改革,家業再大也得給毀掉。

林區采籽多少年了,這方麵我有極深刻的體會。用竹竿爬樹危險性就太大。想想看吧,接起來的竹竿有十幾米長呢,再加上頂尖沉甸甸的鉤子,往上一舉,整根竹竿全身都顫悠,得借助樹幹才能把它穩住。不管多高的樹,一口氣得上去,一旦失敗溜了下來,再爬心裏頭就打怵得不行,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道回府,養足了精神第二天再來,萬不可硬拚,更不能勉強,掙錢再多,該歇也得歇著,掙錢的機會什麼時候都有,但爹娘給的小命,就這一條啊。紅鬆樹高大,挺拔,蒼勁,仰望樹冠,遮天蔽日,即使無風,林濤聲也轟鳴,別說爬樹,膽子小的望著就眼暈。但不爬不行啊,家中老小指望它吃飯呀。

第二天再來,直奔昨天那棵大樹,長竹杆就在大樹上掛著,隨風悠蕩,等著你去爬呢。所有的采籽工心態都一樣,豁出去了,勝敗在此一舉。先閉上眼睛默念幾秒鍾“菩薩保佑!菩薩保佑……”然後睜開眼睛狠吸一口長氣,刹一刹早已經勒緊了的腰帶,咬緊牙關,一跺腳,一皺眉,再往手心狠吐兩口唾沫“啐啐”,把全身的力氣聚送到雙臂,憋著一口長氣,兩腳一躥,猛抓住竹竿,“唰唰唰,嗖嗖嗖”,隻十幾秒鍾,比猴子還快,真是有神助,眨眼之時就攀爬到了樹冠。

當腳踩著樹丫,手抓著樹杈,身子貼緊,心突突跳,四肢像篩糠不停地哆嗦時,嘴裏才重重吐出那口長氣:“我的媽呀,菩薩保佑,總算是上來了!”但不敢久留,更不敢低頭,一旦低頭肯定得眩暈。事不宜遲,來不及多想,顧不上多想,先摘下竹竿運送到高處,再轉著圈兒繼續往上攀爬。之所以轉著圈往上,是因為樹枝丫太密,隻有轉圈才能找到空隙,就因為轉圈,攀爬的時候才特別有精神,有時候鬆鼠子都被我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