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興元帥的部隊撤退之後,中華軍不但沒有立即占領五大連湖東岸,反而以地方不靖為借口,抽調部隊在占領區內進行清剿,前線部隊則以兵力不足為借口,隻是堅守自己的地盤,對湖對麵的那些傷病員不加理會。
粟誌珍派兵清剿占領區也並非無用,在掌控了越來越大的波士頓帝國領土之後,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兩千萬波士頓人成了一個大麻煩。一直以來在波士頓帝國內部,中華帝國都是被宣傳成邪惡的國家,是波士頓帝國的敵人,他們的軍隊是一群殺人不眨眼四處劫掠的瘋子,這樣的宣傳相當有效果,不少人在家鄉淪陷之後,都選擇了組織遊擊隊,對抗中華軍的占領。
人們的思想意識是難以在短時間扭轉的,而對於這些異族人,粟誌珍也沒有想去扭轉他們的思想。被派出清剿的國防軍兩個集團軍分為兩路,他們一路收攏起所有波士頓居民,將他們彙聚起來組成集中營。
方睿君對於清剿工作也很重視,他特地從國內將還未訓練完成的六個集團軍新兵調到了波士頓帝國。這些新兵訓練未足,如果上戰場是有些困難的,但讓他們在後方維持治安,看管集中營就完全可以勝任了。
國防軍在將波士頓人聚攏起來之後,交給預備役部隊進行看守,這樣波士頓人抵抗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那些已經組建起來的遊擊隊因為缺少了民眾基礎,他們不但難以躲避清剿,給養的獲取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在國防軍的反複清剿之下,很快土崩瓦解,除少數戰死之外,多數都選擇了投降。
投降的遊擊隊員被特別聚攏起來,他們將在關押期間從事非常危險的開礦工作,那些進入集中營的普通波士頓人自然也不會閑著。在國內提供了大量種子和工具之後,這些人開始在預備役士兵的監督下,在集中營周圍開墾耕地,大量種植糧食。
在波士頓帝國北方河流眾多,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這裏非常適合種植糧食和蔬菜,在國防軍中一些農村士兵的指導下,糧食種植很快順利展開了。這些種出來的糧食不但能夠養活他們自己,也能提供給芝加哥工業區和前方的部隊。
對於這些普通人,中華帝國還是相當照顧的,每日的工作雖然累一些,卻不會受到中華軍士兵們的任何虐待。而他們的住處也相當舒適,每年還會統一發放衣服和被褥等日用品。
在情況穩定之後,這些集中營裏除了種植糧食,還飼養起了各種家畜,這使得波士頓人在節日時期也有了肉吃,甚至一些會做菜的中華軍士兵還會教他們如何製作美味的中華菜,這讓波士頓人對中華帝國的印象大大改善了,他們開始配合中華軍的監督了。
一直以來,波士頓帝國都極其重視重工業,對於關係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都不太重視,這就造成波士頓帝國雖然相當強大,但其國內民眾的生活卻並不好,尤其是糧食生產的效率低下,讓許多人都處於半饑半飽的狀態。
當這些人被送入集中營之後,他們還有些抵觸情緒,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開始種植的作物生長極快,糧食出現了豐產,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很快他們都能吃飽飯了,生活質量也在逐步提高,甚至在國防軍的許可和支持下,一些輕工業作坊也建立了起來,人們吃的越來越好,穿的也越來越像樣了。
住在這裏的波士頓人突然發現,在集中營裏除了沒有離開集中營的自由以外,他們生活的居然比以前更好了。民以食為天,在生活質量提高之後,又有多少人會為了虛無縹緲的理想和所謂天下事而操心,因此占領區的情況被迅速穩定下來。
集中營的建立還在進行,波士頓人的安定也是後話,此時的粟誌珍終於準備繼續前進了,而此時已經是潘興元帥撤退的兩個月之後了。
此時已經是年底的十二月,在靠近寒冷地帶的波士頓北方氣溫驟降,室外溫度很快就達到了零下十度以下,盡管有著國內運來的厚實軍裝和防凍裝備,士兵們也凍得渾身打顫。盡管這裏的溫度比之哥薩克帝國和中華帝國北方的冬天還相去甚遠,但在那裏作戰的都是長期生活在北方的士兵,他們從一生下就處於冰天雪地之中,對於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他們是相當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