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西元帥自以為密不透風的高射炮陣地並未取得什麼大的成果,因為隨著激光製導炸彈的性能越來越好,攻擊機已經不必進入危險的低空投彈了。在八千米的高空中,成排的製導炸彈紛紛被投擲下來,那些軸心國艦隊的驅逐艦知道對方都是製導炸彈,他們立刻打開錫箔條拋灑器,拚命的噴灑著錫箔條,企圖阻止炸彈的攻擊。
激光製導炸彈不同於紅外製導和雷達製導,它根本不受錫箔條的幹擾,無數的炸彈穿過錫箔條的防禦,準確的砸在了一艘艘軸心國軍艦上麵。航母的目標最大自然也是激光製導炸彈的首選目標,已經沒有了艦載機的航母毫無用處,此時大家都忙著防空,誰也不去關心這些沒有艦載機的航母了,而航母上的高射炮偏偏是最少的,因此這些航母在炸彈的攻擊下紛紛被擊毀,一會兒功夫二十多艘航母就沉沒了大半。
防空畢竟是被動的防禦,即使最為密集的防空炮火,又如何能夠防住每一枚炸彈的襲擊。在密集的炸彈攻擊下,各艘占據相繼起火沉沒,而港口設施也有部分受損。
或許是還覺得軸心國艦隊不夠淒慘,很快中華空軍的轟炸機也來湊熱鬧了,大量鯤鵬3型轟炸機、信天翁式俯衝轟炸機和禿鷲1、禿鷲2型攻擊機紛紛出馬,他們都以最大載彈量起飛,向著軸心國各個港口衝來。
中華空軍欺負軸心國空軍全滅,他們連護航戰鬥機都沒有帶就撲了過來。陸航飛機可不是艦載機可比,他們沒有跑道長度的限製,設計出來的飛機載彈量要高得多,尤其是鯤鵬3型轟炸機,作為中華帝國主力的戰略轟炸機,其載彈量隻能用恐怖來形容。
空軍密集的炸彈如瓢潑一般落下,他們連製導炸彈都沒用,直接實行地毯式轟炸。空軍的參戰加速了哈爾西艦隊的滅亡,戰鬥僅僅繼續了一個小時,停泊在各個港口的軸心國艦隊就遭受了全滅的下場,所有軍都沉在了泊位上。
消滅了軸心國的海軍,中華帝國毫不停歇,巡航導彈與戰列艦的大口徑艦炮開始發威,轟擊著沿岸及縱深的軸心國各種設施。沒有了海軍艦隊的保護,軸心國軍隊不得不處處設防,這更加分薄了軸心國集團的兵力,尤其是在塞羅王國境內登陸的鐵血軍部隊,雖然人數不多,卻讓豪威爾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前線的兵力被悄悄撤回,以鞏固越來越不穩定的後方和處處危機的海岸線,豪威爾手中的部隊很快就減少到了六百多萬,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對麵的中華帝國陣地上,兵力卻在持續增加。
此時在哈爾科夫地區的中華帝國軍隊陣線之內,四個集團軍的鐵血軍正在厲兵秣馬,他們將在今晚開始全麵反攻。而在陸軍部隊的後方,鐵血軍空軍的十五個聯隊和帝國空軍的五十一個聯隊也在進行著緊張的準備,所有飛機都在檢修,以防止在戰鬥中出現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