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材與有材(1 / 1)

[無材與有材]

從超市回來,在小區一叢竹子前小棲,發現竹竿細且黑,竹葉修長,也並無特殊秀色。想起井岡山上的翠竹,山山嶺嶺,全是粗壯挺拔,鬱鬱蔥蔥,被人砍了,火箭一樣從山上俯衝而下,走向四麵八方,參與人們的生活和建設。

又見竹叢旁一棵歪脖子的盆景。葉是紅的,像女人腮上的胭脂。主幹曲曲彎彎,像水蛇腰。枝條密密匝匝,似伸出去的手臂,一副求乞的樣子。水杉、樟木的偉岸是看不見的,榆木的厚道,梧桐的優雅更是不能提及。這些用於裝點的飾品,似乎都有病態的怪異。

回到家裏,看到陽台上那兩棵低矮的人參榕,四季無花,也無實,高居陽台,被我一天天供養。幾棵草籽不知何時也暗暗地跟來,綠葉搖曳,也就舍不得拔除,任其得意,長得有滋有味。

又想起一位師範生,上講台便發抖,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喉嚨也出來助陣,常嘶啞失聲,於是申請調離講台,竟直接到了學校的上級機關教育局工作。後來做了手術,嗓子恢複了健康,大會講話也沒了一個顫音,一路升遷。那些課講得好的老師,至今站在農村三尺講台上,皓首窮經。

於是想起莊子的故事。莊子走在山裏,見一棵大樹,枝葉茂盛。一個伐木的人站在樹旁不動它。問其原因,那人說,沒有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得以享盡天年。

莊子出了山,住在朋友家裏。朋友殺鵝款待他。小仆人問,一隻鵝會叫,一隻鵝不會叫,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那隻不會叫的。

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天山上的樹,因為不成材得以享盡天年;現在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先生你要怎麼做人呢?

莊子笑道,我要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一會兒進取,一會兒退卻,沒有榮譽,不受誹謗,能屈能伸,隨時變化,與一切和諧,胸襟廣闊,在萬物的起源處遊蕩。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才華橫溢,木秀於林,但是他們活得並不如意。相反,那些貌平才平卻八麵玲瓏之人,受人吹捧,處處得勢。

我兒子說,那些考分高的人,一定是智商高的人;那些智商高,卻懷才不遇的人,一定是情商低的人。我想,這話不無道理。

(原載2010年7月30日《三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