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奇》上映之前,美國電影本土票房很少有過億的。在《大白鯊》上映之前,美國電影票房很少有過兩億的。在《星球大戰》上映之前,美國電影票房很有有過四億美元的。
而這三部接連創造全新票房紀錄的電影,全部都是由一個人投資的。這個人就是許貫武,而他的投資眼光之準,也實在令人咋舌不已。
據不完全統計,許貫武僅憑這幾部投資的電影,就已經在美國賺了七億美元,這是相當大的一筆巨款,大到足以讓所有人眼紅不已。
麵對許貫武如此凶悍的吸金能力,好萊塢陸續發出了反對的聲音。其中更有極端的電影人提出驅逐許貫武的口號,認為他賺走了本該由好萊塢電影人賺的錢,而且他賺取的錢財並沒有回饋給美國,而是全部帶回了香港。這是最不能讓人容忍的地方。
不過有人罵自然就有人撐,一方觀點是許貫武投資電影並從中獲利,是符合美國法律規定,並且合乎商業道義的。如果連這種合法投資生意都要抵製,那美國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究竟是不是zi youmin zhu的國家;
另一方觀點認為許貫武投資電影,獲利所得無論如何使用,都是他個人的問題。任何人都不得橫加指責,否則有違zi you平等之jing神;
還有一方觀點認為,許貫武獲利之後同樣有回饋給美國,不禁先後投資拍攝了多部電影,而且還入股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國民娛樂公司等等,幫助瀕臨破產的福克斯公司重新煥發生機。
另外他也大力提攜了很多年輕電影人,如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如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等等,像這樣出se的投資人是不應該被汙名化的。
正反雙方在報紙、電台、雜誌、電視台唇槍舌劍,打的是不亦樂乎。相反本來是爭論核心的主人公許貫武,此刻卻置身事外,優哉遊哉的看他們鬥個不休。
許貫武之所以如此輕鬆。不擔心自己以後在好萊塢投資受限,其實是因為他知道像美國這種所謂zi youmin zhu國家,辦事其實是很滑稽的。
現在雖然吵得凶得要死,但其實真正落實成法案,卻十分的難。要經過層層的關卡,堪比唐僧取經九九八十一難。
在好萊塢投資電影的也不隻他一個外國人,在美國投資的外國人更不隻他一個,如果美國真的敢通過這樣一項限製法令,嚴謹外國人投資好萊塢電影,隻怕會成為國際間的一個大笑話。
……
在人們的吵吵鬧鬧中。七七年很順遂的過去了。
許貫武雖然去年賺了很多的錢。而且還買了自己的私人飛機。但是他卻不十分的開心。因為又一年過去了,許貫武知道自己又老了一歲。
人小的時候總盼著長大,但是現在長大了之後,卻又想自己永遠長不大該多好。所以很多人都羨慕小飛俠彼得潘。因為他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子。
回望七七年,許貫武感慨頗多。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有紀念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許貫武擁有了自己第一架私人飛機,這在全香港都還是第一架私人商務飛機。當真是前無古人,開了先例了。
對許貫武的這架飛機,香港所有富豪都是羨慕嫉妒恨的多。連彙豐銀行的大班沈弼都曾經*裸的向他表示過嫉妒,雖然他掌管著百億美元的資產,但是他也沒有那個資格購買自己的私人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