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地方談文學,我有一種回到往昔的感覺。
文學,一個比科學更需要才智的行業
中國舊文化裏,將世間的事物分作兩類,一類是道,一類是術。道是方法,是要達到的境界。術是手段,是具體的作為。後世不說道了,說學,說學科,比如科學、算學、醫學。什麼是學呢?就是通過術而能達到道的境界的行業。隻有術,而不會達到道的行業,是不能叫作學的,比如街上有掃地的,你不能說還有門學問叫掃地學。
從這個道理上講,文學,就是通過文字的寫作,而能達到文學的境界的行業。光是用文字來寫作,說自己寫的是小說,是詩歌,是不能稱為文學的。隻有達到文學的境界的,才能稱為文學。上世紀二十年代,中華書局創辦不久,舒新城先生是總編輯,有個名人寫來信,給他推薦一個年輕人寫的詩集,舒先生看了,在信上批了句話:“不是詩,不是文,隻是一串一串的字。”
據說現在,我們每年要出好幾百部長篇小說,短篇恐怕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這些東西,出版是在文學出版社,發表是在文學刊物。作者說他們寫的是文學作品,我們也都這麼認為。
真的是嗎?
這不等於說,文學是個籃子,就像俗話說的,撿到籃子裏的都是菜,撿到文學這個籃子裏的,就都是文學。
這一現象,多少年前我就注意到了,很想寫文章說一下。可一想,這樣說了,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也就忍住沒有說。賊心不死,這個意思還是說了。
十多年前,在《徐誌摩傳》的序裏,借說自己的書做由頭,我說:“讀者先生,千萬別把這本書當作什麼傳記文學。若存了這個念頭,我勸你還是放棄。習文三十多年,我已看透了文學,世上有沒有這麼個東西,先就值得懷疑。是作家寫的就是文學,還是叫成文學比如叫成小說就是文學?若是前者,得世上沒有冒牌作家這種貨色;若是後者,形式就那麼尊貴?比點石成金還要容易,連點都不用,隻要一放進文學的筐子裏(比如小說)就是文學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二○○一年版《徐誌摩傳》第二頁)
人微言輕,你就是喊破嗓子,也沒人會聽。
過了七八年,德國漢學家顧彬著文說,“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一下子炸了窩,覺得這個德國人實在是太可惡了。群情激憤,一片嘩然,直疑心這家夥是八國聯軍的後代,要再一次火燒圓明園。
顧彬後來說,他說的垃圾,主要是指小說,詩歌是好的,還舉了幾個著名的詩人。
我的看法不同,我覺得如果說當代小說是垃圾的話,當代詩歌更是垃圾。
顧彬所以會有這個看法,我估計他的漢語言文學的認識水準不低,而欣賞水準屬於淺易的那種。不知道中國詩歌的古典傳統,也不知道中國現代詩人在新詩上做過什麼樣的努力,隻看了些當代詩人翻譯成德語的詩歌。詩,是要有韻律的,不是分成行就叫詩。新詩是舶來品,現代詩人徐誌摩、聞一多、孫大雨、戴望舒諸人,在建立新詩的音節或者說是音步上,下過很大的功夫。可惜他們的試驗還沒有取得成功,就迎來了一個“詩崩律壞”的時代,評判是詩不是詩,隻看分行就行了。他們前期的試驗全都打了水漂,不會有人再去理會。中國的詩人分行寫了,外國的翻譯家不會也這樣粗鄙,按原來的行兒翻譯。他們一定是按照作者的意思,翻譯成德文詩的形式。這樣,顧先生看到的,就是既有韻律之美,又有思想衝擊力的中國的詩歌了。於是乎,他說詩歌的情況不壞。
在這樣一個地方談文學,我有一種回到往昔的感覺。
文學,一個比科學更需要才智的行業
中國舊文化裏,將世間的事物分作兩類,一類是道,一類是術。道是方法,是要達到的境界。術是手段,是具體的作為。後世不說道了,說學,說學科,比如科學、算學、醫學。什麼是學呢?就是通過術而能達到道的境界的行業。隻有術,而不會達到道的行業,是不能叫作學的,比如街上有掃地的,你不能說還有門學問叫掃地學。
從這個道理上講,文學,就是通過文字的寫作,而能達到文學的境界的行業。光是用文字來寫作,說自己寫的是小說,是詩歌,是不能稱為文學的。隻有達到文學的境界的,才能稱為文學。上世紀二十年代,中華書局創辦不久,舒新城先生是總編輯,有個名人寫來信,給他推薦一個年輕人寫的詩集,舒先生看了,在信上批了句話:“不是詩,不是文,隻是一串一串的字。”
據說現在,我們每年要出好幾百部長篇小說,短篇恐怕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這些東西,出版是在文學出版社,發表是在文學刊物。作者說他們寫的是文學作品,我們也都這麼認為。
真的是嗎?
這不等於說,文學是個籃子,就像俗話說的,撿到籃子裏的都是菜,撿到文學這個籃子裏的,就都是文學。
這一現象,多少年前我就注意到了,很想寫文章說一下。可一想,這樣說了,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也就忍住沒有說。賊心不死,這個意思還是說了。
十多年前,在《徐誌摩傳》的序裏,借說自己的書做由頭,我說:“讀者先生,千萬別把這本書當作什麼傳記文學。若存了這個念頭,我勸你還是放棄。習文三十多年,我已看透了文學,世上有沒有這麼個東西,先就值得懷疑。是作家寫的就是文學,還是叫成文學比如叫成小說就是文學?若是前者,得世上沒有冒牌作家這種貨色;若是後者,形式就那麼尊貴?比點石成金還要容易,連點都不用,隻要一放進文學的筐子裏(比如小說)就是文學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二○○一年版《徐誌摩傳》第二頁)
人微言輕,你就是喊破嗓子,也沒人會聽。
過了七八年,德國漢學家顧彬著文說,“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一下子炸了窩,覺得這個德國人實在是太可惡了。群情激憤,一片嘩然,直疑心這家夥是八國聯軍的後代,要再一次火燒圓明園。
顧彬後來說,他說的垃圾,主要是指小說,詩歌是好的,還舉了幾個著名的詩人。
我的看法不同,我覺得如果說當代小說是垃圾的話,當代詩歌更是垃圾。